第117部分 (第1/4页)

“滚!”兰陵听完笑得咯咯,扑到我身上又咬又打,“满嘴没个实话,今天就打死原始天尊他表弟。”

“打死也没用,小心我表哥找你报仇。”看兰陵的样子,今天算是又糊弄过去了,反正以后她还会问,正好练习下编瞎话的技能。“不闹了,赶紧穿衣服,回去收拾收拾,明天还要回京。对了,一会儿你再打俩兔子给我,味道不错。”

“嗯,这次放过你。”兰陵笑得岔气,扑在我身上抱紧,“别动,挨一会儿,下次来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怕要等到元旦了。”

“尽量早。”我轻抚她的脸庞,“知道你的好处了,你就是不来,我还得拖你过来呢,我比你着急得多。”

“是老实话?”兰陵满意地笑道:“油嘴滑舌,净说些好听的。好了,放你,厮混是厮混,回去咱俩都用点心思,把棉花弄好。我按你说法专门派了些人到外面找这个办法,真弄好就积了大德。”

“嗯,我也想让大多数人都穿得暖和些,”坐起来朝身上套衣服,“就咱一天穿的这个过冬都冷,更别说农家小户了。”有钱人穿裘皮,做法还不到家,没后世夹克那种样子,四面透风,也不见暖和。晚上睡觉就是厚毛毯,床下铺一层狗皮,狗皮没汗眼,保暖些。穷人就没那么好受了,冬天就待在家里,一般不出门,床上堆些厚草料滚上面就睡,冬天在庄子时候看了这些,心里实在不好受。“放心,这棉布织得慢点无所谓,关键先把棉花弄出来,至少有个棉袄穿,有个棉被当铺盖,再别老是冻死人了。”听他们说,去年冬天是长安难得一见的寒冬,前后冻死就上百人,小孩居多。

“郎君的心肠时好时不好,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好人。”兰陵搬正我身子帮我系襻扣,指头灵动,“还有啊,这次因为开雕版印书的事,回去大方些,别和那帮毛头书蠹们计较,那些人成不了气候,可都长了烂舌头,东传西传的坏你名头。”

“挺好,就叫他们传,”怕啥,本就不打算在文圈子里混,传坏了才免了麻烦。“纨绔子弟嘛,就这样儿,菩萨还有三分火气。”兰陵以前让我塑造个纨绔形象出来,现在好了,正好别人帮忙一起塑造。

“哈哈……”兰陵听我说得有趣,笑道:“那就由你去闹,眼色放正,该维持的人不能得罪,没名没势的按你喜好,多少留个能站出来帮你说话的人。”

“还用你教,我从小到大可是著名的有眼色。哪些人要巴结,哪些人可以无视,有底的很呢。”笑话,兰陵不知道的我知道,往后怎么个发展方向我多少有个底细,该什么时候攀附维持什么关系,哼哼,墙头草嘛,最有前途的职业。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摘棉花,其乐无穷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7…7 16:38:00 本章字数:7171

棉花传入我国,大约有三条不同的途径。史料分析,一般认为棉花是由南北两路向中原传播的。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在秦汉时期之后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北路即“西域”。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比中原早,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唐初时期,棉花开始向中原移植。移植的初衷不是为了大面积种植后作原料,而是极少数特权阶级作为观赏植物,当作珍稀花、草来赏玩。

如此重要的植物在流入数百年的时间里,竟然从未被人重视,秦汉就有记载,却直到唐初还被种植在苗圃里当摆设,遗憾啊,的确是国家高层领导机构的失职。兰陵还认识不到这一点,等棉织品出来了,她才能明白什么叫玩忽职守,绝对能把号称天之骄子的皇家贵胄羞死。

可我只能知道纺车咋做,别的一概没见过,棉花采收前要做什么准备呢?拿了毛笔在纸上画来画去,怎么画都是纺车的样子,大纺车小纺车画了一大堆,越画越熟练。

“哎呀,你干啥?”正练习绘画入迷,回头差点和颖的脸碰在一起,吓人一跳。“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吓人。”也不知道她啥时候来的,看来我沉寂在艺术的幻想里已经很久了。

“夫君这是?”颖拿了我作品端详了半天看不出名堂。“作画?”

“高档货,说了你也不明白。”看颖的表情有想笑的意思,深受打击,“想笑就笑,小心憋出毛病来。”见颖扭过脸可能已经笑了,不满道:“明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