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 (第2/4页)

”夏桥很诚恳地跟李夏说。

这是把底都透给李夏了。

夏至瞪夏桥。

夏桥后知后觉。不过他也没后悔,只是憨憨地笑了笑。夏至自然是他亲妹子,可李夏也不是外人。他早就把李夏当兄长看待了。

而李夏的地位还比兄长高,因为他同时还是老师。

“……你尽力就好了,心里别有压力。考啥样是啥样吧。那之后的事情之后再说。”反正他们决定要在一起,那就总有办法。

而且,夏至是相信李夏所说的话的。

田夫人所谓临时提出的要求,其实应该是深思熟虑的。李夏能考上解元,也就能让田夫人解开心结。

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虽然田夫人不愿意,他们也要在一起。但是田夫人能从心里面接受,大家和和气气的,却是最好的。

……

李夏要参加乡试,夏至就不让他总来宁华堂。同时他还将夏桥和孙兰儿留住,每天让夏桥去看李夏。

夏桥也是读书人,有些忙能够帮得上李夏,比李夏的书童好使多了。同时夏桥也能学到一些东西,其中就包括经验。

夏至还是忙自己的事。

李夏不能来宁华堂,田括却是照常来。他到了宁华堂就给夏至道喜。

“还不知道能成不能成呢。”夏至说着就问田括,“你怎么有空过来,不用在家里念书?”

田括虽然已经插手了家族的生意,但他的学业也并没有放下。田家虽然跟李家不一样,但子弟首选的还是科举出仕这条路。

比如说田括,就算是以后他不能会试殿试做官,但有个举人的头衔,那也是很尊贵很有用的。

举人花些银子也能做官,就算不做官,平时写几个字,做守诗或者文章,那也是能够被称为名士的。

至于说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不能经商。田括自然是做幕后的人,那些买卖生意名义上都是在田家一些管事名下。

这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根本就不是问题。

田括就说他也要念书,但田家地他的要求没有李家对李夏的要求那么高。

这次乡试田括考上了固然好,考不上那也没有问题。

“我也不能总抱着书册看,那不把我给看坏了。”田括这是抽空来看夏至的。

“十六,我四姑这些年可是无往而不利,就败在你这里了。”田括的话里带了些调侃的成分。

夏至微微一笑:“好啊,你敢这样说你四姑。不知道她老人家如果知道了,会怎么收拾你。”

田括本来是调侃夏至的,却反被夏至给将了一军。他忙拱手告饶。

“十六你高抬贵手。……我这也是替你和李夏高兴。”

夏至就笑了笑,也没跟田括仔细计较。说起来,如果不是田括跟李家五娘定了亲,她和李夏的事肯定会有更多的障碍。

“我听说你跟五娘的日子已经定了。”

“定了。”田括和李家五娘成亲的日子就定在八月十二。

这是赶在中秋之前,而这个日子,乡试的榜应该已经发了。

田家这是存了要双喜临门的心思。

田括却说:“那时李夏做了解元,你们把亲事定下来,我这亲成的就更加喜庆了。”

田括也说那会是双喜临门,其中一喜却不是他自己考中举人,而是李夏中解元跟夏至定亲。

这份友情,夏至不能拒绝。“承你的吉言。”

接下来两个人又说了一会话,田括几次欲言又止,最后直到他离开,他似乎也没问出想要问的话。

“田括想跟我问什么呢?”等田括走了,夏至反而琢磨了起来。

她和田括之间也是无话不谈的交情了。刚才田括一直在问李夏在京城的种种事情。

这些事,田括不是不能亲自问李夏的,却偏偏隔了一道来问她。

李夏这几年在京城,何冰儿就是嫁在了京城的尚书府。

夏至终于知道田括想问却没问出口的是什么了。

田括想问何冰儿的消息。

何冰儿出嫁之后并没有断了跟北镇府李家和田家的关系,不过是三节的书信和节礼,中规中矩,除此之外就再没别的了。

田括想知道何冰儿嫁人之后的生活究竟怎样。

可李夏根本就没提到过何冰儿。夏至跟李夏在一块的时候,他们有很多的话说,可夏至也完全想不起何冰儿这个人来。

田括这是……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