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 (第2/4页)

步向下一根木桩走去。他身后飞来另一把斧头,打着旋劈在与伏夔方才所砍的同一个位置,只听咔嚓一声,将木桩整齐地砍断。

原来伏夔先用一斧将木桩上的禁制破去大半。帛让跟在后面再加一斧最终砍断木桩,两人之间如此配合,保持同样的速度向前推进。

伏夔天生神力,所修的秘法也擅长以蛮横的力量降服猛兽。所以他是直接将斧子拿在手里,以法力贯穿斧身抡出去,看上去和普通人砍柴没什么两样。但帛让并没有伏夔的天生神力,使用的是御物神通操控这件宝器。在空中飞旋加速破去残余的禁制。很显然,这两人事先是商量好的,应该也经过了演练。

再看樊君、郑君、相君及其助手。不约而同都采取了另一种配合方式,皆用御物神通卷起斧头在空中飞旋加速,第一人劈过之后,第二人再劈向同样的位置。基本上也是两斧子就砍断一根木桩,然后同时向下一根木桩走去,速度却比帛让与伏夔稍慢一点。

少务拿起三把斧头微微皱眉道:“师弟,你看我们应该怎么办?”

他之所以不着急,是因为时间不紧张,别看另外四位国君第一根木桩砍断得都很快,但是越往后越难。这并非是木桩的原因,而是法力和体力都会不断地消耗,到后来砍断同样的木桩用的时间便会越来越长,中途也必须得稍事休息。显然按照当世高人的估算,以他们的修为,想砍断一百根木桩约在一个时辰左右。

在巴室国中,少务是一国之君,但在这里,他必须先征求虎娃的意见。这位国君很明智,清楚虎娃的实力远在自己之上,该怎么比就由虎娃来决定。虎娃还在琢磨斧头的事呢,反问少务道:“师兄,你想怎么办?”

少务:“这里有三把斧头,居然是我亲手打造的,每一把当年都用了我颇多心血,我绝不想它们毁在别人手中。”

难怪少务会事先拿起这三把斧头呢,在登上武夫丘为杂役弟子之前,这位储君当年恐怕也没想到,自己竟会在山中干那种苦力活,自己亲手打造的斧头还能认出来。虎娃点了点头道:“那好,就由主君来伐木,我跟随在主君身后捧斧。主君在斧头损毁之前,便换另一把。”

他们说话时没有以神识拢音,虽然离得远,但在场很多高人还是听见了,又觉得有些纳闷。听彭铿氏的意思,这场比斗他竟然不想出手,所有的木桩竟然都要少务一个人去砍断,而他只是捧着斧子跟在后面。

少务也面露不解之色,但他什么都没多问,更没有质疑争论,将两把斧头交给虎娃,手持另一把斧头转身就向木桩走去。虎娃左右手各捧着一把斧头跟随,还说了一句:“主君,有一百根木桩呢,不要操之过急,气力用均,切忌脱力难继。”

少务也不清楚虎娃在搞什么花样,为何只让他一个人去砍木桩?但他不质疑不争论,转身就去伐木,看上去就像两人极有默契、早就商量好了似的。因为虎娃方才突然换了称呼,不叫他师兄而叫他主君,众目睽睽之下,主君怎能与助手争论什么。

另一方面,师尊既然让虎娃来相助自己,他也应该绝对信任虎娃,至少在这么多外人面前、这么重要的场合,不能让人仍未两人之间有分歧、互相怀疑。

少务挥斧砍在木桩上,一道凌厉的剑光透过斧刃而出,激起如钟鸣般的回音。他不仅运转了神通法力,也使用了武丁功的劲力,虽比不上那伏夔,但与其他几位国君也相差不远,两斧子下去差不多就破开了禁制,第三斧便顺利砍断了木桩。

虎娃又说道:“主君的第三斧有点浪费,不如前两斧有所保留,三次劲力用均恰好可砍断一根木桩。”

这倒是很正确的建议,少务自己也意识到了,砍第二根木桩时便很均匀地三斧搞定。此刻场中的十人,有七人是施展御物之法卷起斧子盘旋飞劈,而伏夔和少务两人是持斧在手像普通人那样直接砍伐,只有虎娃一个人闲得没事干,捧着两把斧子跟在少务后面不紧不慢地走着。

最前面的伏夔,砍到第二十四根木桩的时候,只听嘭的一声,手中的斧子崩碎了。因为禁制的反弹之力,碎石飞溅而开,假如不是有法力护身,恐怕反而会因此受伤。他不知骂了一句什么,回身换了一把斧子接着砍。

别人都是两个人合作,而少务却是一个人独自伐木,且修为最弱,他当然是砍得最慢的,所砍断的木桩是其他人的半数都不到。当连续砍断十八根木桩之后,少务突然停了下来,将手中的斧头交给了身后的虎娃。虎娃又递上了另外一把。

只见这把武夫石壳制成的宝器上已布满了裂痕,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