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部分 (第1/4页)

而一个勤务组负担三到四架轰炸机,也就是说,快的话,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慢的话,也不会超过40分钟。

除了轰炸机本身的勤务能力有所提高之外,当时航母上的勤务管理也做了针对性的调整。比如,大部分轰炸机都只需要在机库内补充燃料,在送到了飞行甲板上之后再挂上弹药,并且为此订下了标准化作业流程。最初的时候,出现过组织上的问题,即必须由两个以上的勤务组一起协同工作,如果协调不好,就容易出问题,可随着勤务人员组建熟悉了新的工作方式,其勤务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不少。从此开始,帝国海军舰载航空兵逐步为勤务部队制订了各种保障条例,规范了作业方式,并且最终改变了以“勤务组”为一个独立单位地作业方式,而是采用了更先进,效率更高的流水线式的勤务保障方式,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舰载机部队的出勤效率。

在战争中得到锻炼,并且在战争中摸索总结经验,成为了提高部队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可以说,这次大战正是航母从不受重视成为海军主力的一场战争,同样的,也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帝国海军总结出了使用航母,并且提高航母作战能力的很多经验,并且订下了很多标准规范,为航母最终成为海军的绝对主力奠定了基础。而在航空勤务作业方面,整个大战期间就发生了好几次重大改变,并且逐渐形成了战后通用的模式。

比如,在28年郝东觉就首先在第二特混舰队采用了分类作业的方式,并且首先通过让执行不同任务的勤务人员穿戴不同颜色的衣服进行区分,比如穿红色背心的为弹药装填员,穿白色背心的为燃料补充员,穿绿色背心的为起飞引导员,穿黄色背心的为着陆引导员等等。这成为了后来舰队航空勤务人员地标准制度。而且其规范得到了完善,并且最终形成了帝国海军的标准航空作业制度,得以在全海军范围内进行推广。

很多时候,这些软实力方面的进步并不引人瞩目,很多人注意到的只是更先进的战舰,更先进的作战飞机,以及更多的王牌,而不是说有更好的勤务人员。以及更好的航空勤务作业制度。可实际上,正是这些软实力方面的进步,才起到了真正的关键作用。战后,很多航母作战理论实际上都是在战争期间就出现了的,而且当更多的人意识到航空勤务作业的重要性的时候,唐帝国海军已经率先在软实力方面下功夫了。

从很大的程度上讲,这些航空勤务人员,以及合理的航空勤务作业制度的重要性绝不在新式航母,以及新式战机之下。战后,郝东觉就写过一份关于舰队航空作战方面地论文。而且成为了帝国海军学院地教科书主要内容之一。在这篇论文中。郝东觉就将航空勤务作业能力排在了影响航母战斗力最关键的十项技术与性能指标的第三位,仅次于航空作战理论与先进地作战飞机,甚至比航母本身的性能还要先进。而帝国在战后设计航母的时候。都将航空作业能力作为了重要性能指标,也就是说,工程师在设计航母的时候,就得考虑到提高航空作业效率,而不仅仅是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以及携带的作战飞机的数量。往往,高效率的航空作业能力比携带的战机数量重要得多!

战后,有人评价过大战期间,帝国海军中为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又默默无闻的三个人群。航母上的航空勤务人员排在了运输船队水手之后。这证明了当时确实没有多少人真正的注意到这批不会驾驶飞机与敌人作战,却为战胜敌人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员。实际上在舰队官兵中,获得晋升与嘉奖最少的就是这些航空勤务人员。一般的情况下,航空勤务人员的最高军衔只是上尉,而且能够成为军官的很少。大部分的都是士官,以及普通地士兵,特别是那些有着熟练技能的人员,基本上都是技术士官,而不是军官。另外。在整个大战期间,获得勋章的航空勤务人员只占总人数的的两成左右,而在舰队里的其他岗位上,这个比例超过了四成,有的部门,比如战列舰的主炮炮手中,获得过勋章的官兵超过了七成!

战后,帝国海军在十年之内三次提高技术士官的待遇,就是要留住这些技术骨干力量,避免更多的人才因为待遇的问题而前往民用航空公司,从而导致海军缺乏足够的人才。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航空勤务人员,特别是那些技术士官的重要性。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在战争期间并不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

正是有这么一大批默默无闻的海军官兵做着巨大的贡献,帝国海军的航母才能够纵横四海,击败每一个强大的对手。如果没有这么一批高素质的航空勤务人员,恐怕太平洋战场上的很多次海战的结果都将改变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