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1/4页)

早上起来,这屋顶上的霜打得更严重了,可全福家的稻子直到现在才能收割,成了村子里最晚的一家,瞅着也是村里头收成最差的一家。

虽然比起去年来增产了不少,可跟村里头一比,就差了不少。

老爷子是天天都往田里头跑,一天跑两三趟,急得头发都白了不少,这会终于可以收割了,老爷子高兴的同时又犯了另一种愁。今年这家里头可是少了不少劳力,老二俩口子回了县城干活,老三一家分了出去,老四俩口子住到岳家没回来的意思,老大又摊在床上还得让人照顾着。

眼瞅着家里头就剩下老大家的两个大小子能干点活,别的还真就不行了。

老爷子思来想去,干脆就直接去了顾大河家,这一才进院子就看到这俩口子在院子里忙活,一个在做着家具,一个则在地里头忙活着。

乍一看到顾大河做出来的家具,老爷子也惊讶了一番,以前不是不知道老三跟在一木匠身后干活,那木匠还曾夸老三学东西快,要是能给碰上一套工具,很快就能出师,当时是周氏不同意给买,自己也没多想,以为是那木匠夸大了说法。

没想到这老三还真有一手,做出来的家具看着就挺好的。

再看张氏忙活的那块地,估计秋收之前就种了下去,这会白菜长得正好,旁边还放了不少稻草,估计晚上的时候给盖上,等太阳出来以后才掀开的,要不然这一下霜铁定给打蔫了,瞧那菜不但没有打蔫,还棵棵都挺有精神的,眼看就能收进地窖了。

菜地的旁边养着牲口,看着也都肥肥壮壮的,养得挺好。

再想想自个家里,自打这老三分出去以后,这牲口是越喂越瘦,菜地里的菜也没人管,连棵像样的青菜都摘不出来。老爷子这心里头就不是滋味,总觉得这家分得不好,要是老三这一家没有分出去的话,家里头就不会糟蹋成这样。不说这些牲口啥的,就连这房子也都是自家的,想想就挺不赖的。

不过老爷子也只是想想,干不出周氏那种耍赖的事情。

“你俩忙活着呢?”老爷子见自己进来老半天也没人注意到自己,不由得咳了一声,自己先说起来话。

老爷子这一吭声,顾大河俩口子才注意到院子里头多了个人,赶紧就撂下了手里头的活计迎了上来。

“爹您啥时候来的,咋也不吱一声呢?”顾大河这会心情好,整个人都是笑眯眯的,之前做的家具昨个儿拉到镇上去以后卖了不少,剩下的都让一卖家具的给要了去,并且还跟他订了货,让他做好就送到那里去,并且还打听了一下,这价钱还算是公道的。

张氏赶紧洗了个手,也招呼了起来:“是啊,爹,来了咋不说,快到屋里头坐坐,喝口水。”说着赶紧沏茶去了,这秋天容易上火,顾盼儿让三丫去摘了不少秋菊,晒干了泡水喝,这喝着也挺不错的,张氏就给老爷子沏了一壶这菊花茶。

老爷子进了屋子,眼睛却还是往外瞅着,对顾大河说道:“你这家具做得不错,手艺也越来越好了啊!”

顾大河听着挠挠头,略为不好意思地说道:“还,还行吧。”

老爷子又打量了一下屋子里的摆设啥的,怎么瞧都觉得好看,而且这屋子看着也亮堂,什么东西都是新的,连这茶壶都是新的。再看看脚底下,铺着的是青石板,打磨得很平坦,感觉还挺厚的样子,就算是镇上人家,也不见得有这么好的地板。

并且这地板怎么瞧都干净,不跟自家的泥地板似的,黑且不说,不小心掉点东西下去,拿起来就成脏的了,这要是遇上下雨天,就更糟糕了。

“你们家这房子盖得好啊!”老爷子琢磨了一下,这房子怎么也得花上个一百两银子,心想这大丫还真是舍得。不说这主屋子,就是旁边的两排小房,也是顶好顶好的,房顶还是用黑瓦盖的呢。

这要是也用的红瓦,都能跟主屋差不多了。

顾大河闻言有些尴尬地挠挠头,说道:“这是大丫给宝哥儿盖的,咱这是承了宝哥儿的面子,才能住到这里来。”

老爷子惊讶:“宝哥儿?”

顾大河点头:“大丫说了,这房契地契啥的,都写的宝哥儿的名字。要是宝哥儿不同意让咱住,咱还得搬出去咧。”

老爷子立马呵斥道:“尽胡说,宝哥儿不是你儿子,你儿子的房子你就能住,这宝哥儿再咋地还能把你这当爹的给赶出去不成?”

顾大河讪讪地笑着,也不好解释点什么,总不能说宝哥儿不敢,可是大丫头可是敢的吧?要真那样子说,还不照样得挨说?挨说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