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2/4页)

数百年的积累和传承,许多炼气士门派,都对武术经过精益求精,诞生出肉体杀人术,这些人虽然不精玄学,也无法养气成胎,修成仙业,但是肉体精悍,精满气足,举手投足都可杀人。

这类人在千年传承中,被炼气士普遍采纳,开始时名称不一,有称后来统一被称之为天驱武士。

其中任何一人,放至山下,亦是百人之将。

只是结合了炼气术的天驱武士,若下山为将,却必要杀人,而他们杀人,亦有折寿之罚。

因此,纵有惊人才能,却少现于世,偶然出现,也会数年后暴死,几无一例外。

这次炼气士欲派他们下山,也属无奈之举。

“本门天驱武士只有七人,其中四人保护重地和真人,还有二人跟随于我,只能派出一人了,周竹是七师弟所收爱徒,七师弟虽在风阁闭关,却怕是要出关了,亦让他一同下山吧。”掌门最后说着。

“是!”在场道人都是稽首行礼。

风阁,说是风阁,实际上就是一排竹舍。

只见一个竹舍之所,小门紧闭,有二个小童从外步入此处,立于门前,却不敢有任何举动,只互相对视一眼,皆是无奈叹息。

片刻之后,这二小童竟原地坐下,似作久等之势,待那屋中之人自行出来。

却不想,刚坐下,那扇久闭之门,便已从内打开,一道士随后从屋内轻盈步出。

只见这道士,足下一双半旧皂靴,身着羽衣,顾盼间,风采更甚从前。

“见过七师叔。”几小童忙起身,对其行师门之礼。

“竟是你们?可是掌门有事寻我?”道士看到他们在此等候,先是一愣,随即微笑的说着。

一小童走出,向他恭敬说着:“七师叔,掌门有令,师叔出关后,速去寻他,有要事相商。”

“这般着急,或是凡世有变?”思至此,道士面色凝重,对这几小童温言点头,说着:“我已知晓。”

随后迈步向外行去。

看他只似是闲庭信步,却只行出几步,便已消失于几小童面前。这几小童却并不惊讶,见道士已走,他们亦默默离开,去往它处。

一处小宅,石材所建,甚是精致。

小宅周围,皆是空地,地为岩石,不知是人为亦是自然生成,极为平滑。

掌门此时于宅前空地上,席地而坐。

在他面前,摆一古琴,样式古朴,他轻抚此琴,指法精湛,神态悠然,诡异的却无半点声音传出。

其全心投入其中的举止,便多少显得怪异起来。

察觉到什么,他突然停下动作,只说着:“你来了。”

一阵风拂过,在此宅边上已然多出一人,正是之前道士。

“师兄,你找我?”

“正是,七师弟,有一事,需你去办。”掌门头也不抬,说着。

道士却对其甚是恭敬,稽首行礼说着:“请师兄示下。”

“周竹是你之爱徒,在你闭关之事,他有事禀告过来。”掌门淡淡说着,说完,他方抬起头来,望向那道人。

“竹儿出事了?”虽知下山便会与凡世因果相互牵连,自己爱徒本领,他却是知晓,那道人听此话,顿时一惊。

“他倒无甚危险,只是田纪已死,此子虽天赋不佳,却有就义之勇,倒也不失为隐山门人。”

谈到田纪,掌门微微叹息,倒也有些遗憾。

在此之前,因田纪天赋不佳,修习的多是尘世之术,不为师门器重。

甚至,此子曾多次向师门示警,亦被师门无视,如今,事情已出,倒显得此子不俗来了。

可惜知其不凡,却是在其就义之后,实是令人感慨。

“潜龙之势,亦被人所压,天机出现变动之象。”掌门叹的说着,仰头去望天象。

通玄之前所观之象,他如今亦已推算出来,心中那惊诧,自是不必说。

既是对真人当日所推之局生出疑惑,亦是对天罚之恐惧。

若不早日将此局稳住,只怕人心思变!

“天机出现变动之象?这如何可能!真人所言,怎会有错!”纵是早有心理准备,听掌门此言,道士依旧大为失色,不敢置信。

“真人所言,自不会有错,但天机之事,因变数而生变,亦有可能。唯今之计,便是扭转局面,不能让变数继续增大,防碍潜龙冲天之势。”说到此,掌门望向面前道士,说着。

“此事,需有人下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