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页)

产权投资来抵挡困局吗?不行。有时候,大型制药企业、慈善组织和学术界研究人员的利益一致。那么,经过艰苦的努力,防产权投资或许能抢在困局之前先发制人。但仅仅因为企业参与解决EST和SNP上的困局,并不意味着它们能阻止生物医学上所有因产权分散带来的问题。迄今仍然在案的SNP专利仍有可能造就反公地悲剧。85 总之,我认为不必对防产权投资持太大期望,它变成一般性规范的可能性不高。

专利共享库和其他协作解决途径

防产权投资介乎于个别公司竞争和协作之间,这类的中间途径还有一些。知识产权持有人有时候会通过大量的交流设计协作制度,减少整合产权的成本。有些制度还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在音乐行业,依靠诸如ASCAP和BMI等版权组织,无线电台得以任意播放歌曲,整笔支付使用费,无需跟每一位音乐人谈价钱(但这类组织并不为DVD授权,而我在第1章 提到的《民权运动史》恰好以DVD为音像载体)。

在第2章,我介绍了另一种叫专利共享库的协作机制,还讲解了如何用它整合分散的产权。说真的,1917年国会成立飞机制造商协会共享库之前,整个行业正闹作一团,全无半点协作之意,莱特兄弟和格伦·柯蒂斯宁肯看着飞机上不了天,也不愿达成一致意见。还有些时候,专利共享库是靠专利持有人的志愿合作形成的,没有政府做背后推手。

解决途径(3)

共享库的相关法律和经济原理很复杂,不容易理解。即便是当共享库设立之后,内中也充满着谈判失败的危险。倘若技术标准正在成形,就有望为大规模技术授权打开方便之门,专利共享库似乎就能发挥最佳效果。最成功的例子来自电子行业,举例来说,共享库保证了MP3和DVD播放机的“互用性”:你可以下载任意一首歌(或任意一部电影),用任意一台播放机播放,不管它是什么牌子。可即便是在这么幸运的领域,共享库仍很稀缺,尤其对那些想整合共享授权生产产品的人,更是风险重重。86

这种专利共享库有遭到反托拉斯诉讼的风险。反托拉斯法规定,共享库必须由“本质上”互为补充的专利组成,可生物技术专利是否满足这一要求,谁也说不清。87 生物技术从业者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仍然认为专利共享库是一项危险活动。88 光是想到反托拉斯官司带来的成倍伤害,企业就踌躇不前了。过去10年,仅有4项重要的专利共享库(MPEG…2、两项DVD专利库以及3G手机无线平台)获得了美国司法部的肯定,创新者不必担心会受到反托拉斯诉讼。89

火上浇油的是,反托拉斯的思潮一年一变。例如,1997年,司法部允许创办MPEG…2技术共享库。可1998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却对激光眼科手术专利共享库提起控诉,使得此事以流产告终。区别在哪里呢?不清楚。两者看起来都是解决专利困局的竞争性途径。90 今天,完全或部分基于专利共享库技术的产品,其销售收入至少达到每年1 000亿美元。91 这个数字令人印象深刻,但它本来是可以大得多的。生物技术专利共享库要想得到成立的机会,国会或许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反托拉斯条款。

不管怎么说,之前提到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报告得出的结论说,专利共享库恐怕帮不上生物技术什么忙:“这不是一个必须制定标准的行业……公司的价值与知识产权紧紧联系在一起,培养出一种草木皆兵的‘防卫心态’。”92 专利对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行业,所以这些领域的企业不愿意建立专利共享库,因为它会破坏排他性权利带来的收益。同样道理,生物医学发现一般并无替代品(如受专利保护的基因或受体),这为某些专利持有人带来了更多优势,增加了谈判的难度。由于存在专利屏障,对手在研究中无法理解致病的基因原理,也就无法得出相关发明。较之专利库取得成功的领域,生物医学研究的专利权主张范围更窄,专利持有人更为分散。再者,需要植入授权技术的商业产品往往还没面世。即使专利持有人愿意花大价钱组织共享库,拿到授权的人还是得冒着重重风险,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才能发明出安全、有效的诊断测试或治疗方法。

总而言之,哪怕反托拉斯氛围变得更宽松,我对生物技术产业成立共享库的必要性也表示怀疑。93 在某些条件下,专利共享库或许能有效地解决困局,例如,对标准至上的电信、半导体或纳米等技术,94但可它对生物医学研究是否管用,就颇值得怀疑了。

此外还有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