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腾起若龙心若雨,婉转若碟骨若风。

此茶原为九天露,琼瑶入口韵味生。”

茶水被分发到诸人手里,有人忍不住吟道。

“好茶,好诗!”一位外地来的士人抿了口茶水,赞叹不已,心道这古陵镇果然人杰地灵,今天能品到如此美妙的茶水,不虚此行了。

接着,那一段茶与人生的经典话语,就从屏风后女子的嘴里轻轻咏出。

她手上的动作不停,配上那悦耳的话语和空灵的琴音,气氛风雅至极,顿时让人陷入一种类似于顿悟的玄妙之中。

“此一杯梅花三弄献于诸位,饮盛!”女子缓缓开口,把众人从玄妙里拉了出来。

接下来,又换了好几位女子,表演了几种不同的茶艺,每种又有不同的名堂和口味,众人的情绪也随之高低起伏。

正当众人意犹未尽之时,就有打扮的干干净净的小厮上前介绍说,接下来若想再饮可以去雅间,想喝哪种茶,只需点了,就会有专门泡这种茶的姑娘,单独泡给他一壶。

只是,一壶茶十两银子!

能来到这里的都是颇有身家之人,而且大都是不问世事的读书人,十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只不过相当于请朋友的一顿饭,或者几张纸罢了。

茶的意境才更可贵!

因此厅中之人不时有三三两两的人结伴去了雅间。

茶楼后面带了个小院子,装修的很精巧,小芋半躺在榻上,翘着二郎腿,一手捧着茶杯,一首拿着点心吃个不停。

王员外静静的站在窗前,从他的位置,正好可以看到茶楼里的一举一动。

不一会肖管事过来了。

“老爷,初步统计,已经净赚了近千两银子。”肖管事擦擦头上的汗,激动的不得了,他从没想过赚钱原来这么容易,跟白捡似得。

王员外愣了下,“这么快?”

“是啊,您是没看见,那些人出手有多大方,本来小的还担心把价格定高了,没有人买,结果现在根本不够卖的,已经有人嚷嚷着愿出双倍的价格购买。”肖管事感叹道。

不用他说,王员外也知道说这话的必定是那些小姐贵妇了,这些女人的消费能力还真是不容小觑。

“预计今天能赚多少?”王员外忍不住问道。

一听这个,肖管事裂开嘴笑的见牙不见眼,伸出三根手指,“至少可以净赚三千两!”

“这么多,”这个数字超出了王员外的预料,一向不喜欢过问这些俗事的他听了也心头跳个不停。

一天就三千两,那一个月最少估计能进账几万两,这么大的一笔银钱就算在京城也算的上巨富之家了。

还真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虽然之前家里的欠债解决了,但为了租下这间茶楼,王家还是被抽调一空,若是茶楼不能赚钱的话,那王家的日子可就凄惨了。

“嘿嘿,我就说不用担心的,不过再过几天的话应该就没有这么多了,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小芋吃完点心,拍了拍手,提醒肖管事道。

肖管事嘿然一笑:“这个小的自然省的,那些东西又不能当饭吃,不过她用一次,下一次估计还得来,反正早晚都是咱家的钱。”

王员外笑着摇摇头,不理会这个高兴的傻了的家伙。

高兴的情绪会传染,整个茶楼似乎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不管是买东西的,还是喝茶的。

而此时的京城却又是另一幅场景。

第七十二章 局势

京城的秋天冷的比南方早,十月的天已经非常的冷。

“爹,那些人果然是冲着奏折去的,一路上一直找机会打探奏折的下落,客栈里,街上,山口,各种手段用尽了,幸好之前得到芋儿的提醒,要不然这次可真着了他们的道了。”孙永军一脸后怕道。

在他面前坐着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长的很是魁梧,面容黝黑,神色严肃,他正是当朝尚书孙崇武,孙永军的父亲。

“瑜儿?她不是——”下面的话老者没有说出口,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孙永军嘿嘿一笑,终于可以告诉老爹这个消息了,之前在客厅可把他憋坏了,因为兹事体大,所以几人决定小芋的事情还是瞒下来为好,但孙尚书是一定要告知的。

“爹,告诉您老一个好消息,青辰当年可能真的没有死。”孙永军笑着道,想起了之前与小芋相处的情景。

孙崇武一下子站了起来,猛烈的动作把椅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