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页)

50多了,虽然自认为自己还很后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嘛,但实际上,体力和思维都开始跟不上。好在儿子长大了,精明能干,踏实谨慎,文化程度么,那个,比自己高。

殷柏后继有人,于是早早的让儿子当上了常务副总,至于自己呢,殷柏给自己来了个洋头衔:CTO——技术总监。

贺刚无语望苍天:我们是卖家具的,不是卖电脑软件的好不好。

本来贺刚跟殷柏一人一半公司股份,一人管一摊,两人按农民企业家发家的模式,各自把自己的亲戚,朋友,老乡,战友,小舅子,小姨子,远房表妹的男朋友。。。。。。统统都安顿到自己麾下,反正无论做销售还是雕木头,人都不嫌多。两人各安排自己的人马,彼此体谅,互不干涉,泾渭分明,相安无事的。殷珀这么把儿子扶上常务副总宝座,自己不退休(确实也太年轻,没法退休)照旧管生产,顿时问题就出来了。。。。。。

殷子波15岁起开始学木雕(贺刚背后跟自己亲信说,殷子波能学徒工满师明显是师傅放水了),对木材的选择,木雕的工艺,家具的制作流程都了如指掌,而贺刚自己,最多只会看成品质量好坏。。。。。。如果殷子波跟他爸两人一起管生产,贺刚也不会有意见。偏偏殷子波还对家具款式的市场动向非常敏感,甚至比贺刚还嗅觉灵敏,判断力超强,这,就未免有点过了。。。。。。。最后,殷子波还很会交际,很会拉大客户,销售上也是一个好手,总之,十项全能,很会做生意。。。。。。。我靠,贺刚要吐血了。

贺刚自己儿子才十几岁,从小送到香港受教育,贺刚希望自己儿子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家的,但是,这是十年后的事情,而殷家两父子是天天在眼前晃的。。。。。。。于是,贺刚又给了自己加了一个头衔:董事长。

公司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因为贺刚跟殷家父子关系现在很微妙,非常微妙,所以所有的中高层都绝对不敢态度微妙,都立场鲜明,都纷纷站队,选择向董事长兼CEO效忠,还是选择向常务副总加CTO卖命,好在这也不是啥难事,因为进公司的人基本都有进公司的途径,大家按途径选立场就完了,反正你就是想站对面去,人家也不会信任你,变节分子下场永远是最惨的。

至于叶翎呢,叶翎是殷子波引见到皇冠家居来做IPO的。

虽然叶翎是殷子波的狐朋狗友,但是本质上叶翎是个生意人。叶翎可不想搅合在皇冠公司的党派之争里面的,他又不是皇冠的人,吃饱了撑的去搅合啊。叶翎只不过是想把皇冠推上市,他好从中赚一票而已,至于皇冠的控制权性贺姓殷,跟他毛关系啊。所以叶翎虽然跟殷子波好得可以换裤子穿,但是对贺刚是跟殷柏一视同仁的,一样尊重的,一起忽悠的,一样你给我钱赚你就是我大爷的,但是现在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了。。。。。。。

远在4…5年前,叶翎还在平安证券当SVP的时候,皇冠就已经是平安的潜在的IPO客户了。像皇冠这样自有资金充足,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优质民营企业,非常罕见。投行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优质客户资源比黄沙里面的金子还难找,倒是有一帮只想在股市里面圈钱的骗子天天上门来骚扰,做劣质客户很辛苦而且风险大,说不定折腾上两三年,上不了市,大家都回家喝西北风,就是上了市,也保不定会出事,那大家就得去吃牢饭。。。。。。但是追求优质客户也辛苦,因为同行业竞争太激烈,而且只会越来越激烈。现在全国有1000多个保荐人,而一年上市的公司不过几百个,一方面是公司想上市上不了,另一方便是投行不知道自己手里的这个客户最终是让自己挣得盆满钵满了,还是竹篮打水了,还是被证监会警告罚款了。

早在4…5年前,平安证券就找过皇冠,但是生意没谈下来,原因很有简单:两个股东文化水平有限,这种水平有限的民营企业家本来是很好忽悠的,只要让他们啥都听不懂,对你肃然起敬就行了,但是这两位民营企业家水平太有限了,尤其是殷子波老爸,连自己招牌上的字还有两个不认识,让投行忽悠他的那些广告完全英雄无用武之地。贺刚字倒是认识,但是那些字被投行那些大忽悠拼在一起组成句子后,他完全不明白啥意思。两个股东在再四再五讨论后,最终决定——不懂的事情还是别掺和了。

这种事情在投行劝说民营企业家上市时也是很常见的,而且拒绝的往往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客户,所以投行是决不会放弃的,5年来,各种规模的投行不停的出现在两位股东的视野范围内,各种的描绘美好钱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