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2/4页)

,却看到硕大的玄武门三字直直的映入眼底,让他再也挪不动半步。

“建成?怎地了?”李渊转头,看着李建成呆呆盯着城门的模样,似乎有些迷茫。

而李世民亦是脸色发白,站在一旁一动不动。

“无事。”李建成下意识地答道,脚下却纹丝不动。自攻下长安以来,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对这个门有极大的阴影,从不打这里走过,有时候能可绕道而行。随后,二人接连出门,呆在长安的时间并不多,久而久之,便将这事忘记了,此刻突然到了这地方,实在让人无法应对。

眼见着上辈子命殒之处,李建成百感交集,只觉那潮水般的士兵,震天的喊杀声和李世民阴冷的刀锋似乎又到了眼前,前世今生,混在一起,不知该如何面对。他曾经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然而在看到玄武门三个字时,却全然不知如何是好起来。

看着两个儿子都是神色诡异,李渊很是纳闷,只得重重咳了一声,这才让两个人回过神来。

作者有话要说:总攻节快乐!!!

祝有伴儿的没伴儿都高高兴兴的~

祝不霸王的明年都有伴儿=。。=

50

50、太子府交锋见血 。。。

因为玄武门的缘故,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是心不在焉,李渊后续交代的事也让他俩无心应对,只是敷衍了事。李世民频频去看李建成的表情,一方面是心虚,一方面却也是茫然,不知该如何面对此事的李建成,即怕对方因此对自己态度大变,又怕那人将心事按下,反而更易生变。

“好了,我看你们也累了,先去休息,待明日我们再说。”李渊眼见着两个儿子都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也没了继续说的兴致,挥了挥手,叫他们离开了。

李建成心情不好,又怕李世民纠缠,听李渊这样说,立刻行礼告退,回了太子府。李世民方要追出去,却被李渊叫住,说是有话单独与他说。

“父皇。”李世民跟着李渊留在宫中,心里多少有些焦急,想去看李建成此时的情况。

“自朕太原起义以来,你们两个皆是表现出色,实在让朕欣慰不已。只是我李阀近日势头过于迅捷,怕会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后患。若天下其余各兵马皆联合起来,我李阀便是双拳难敌四手。是以为父以为……近期内你们还是莫再动兵为妙。”李渊拍拍李世民的肩膀,一脸慈祥的说。

李世民早已适应了这个父亲与自己记忆中的全然不同,只是听李渊这样说,他仍是心里略有恼火,忍不住说道,“纵容天下其余各阀皆来战,我们也总能找到各个击破的办法,父皇不必太过担心。”

李渊看了李世民一眼,似乎并不生气,只淡笑着摇了摇头,“少年义气!你啊还是年轻了些。我知道天策府枕戈以待,只是凡事应徐徐图之,稍安勿躁。这一点,你与建成似都不像我。何况,这军功就那些,你们两个若是都占了去,其他的将士可怎么办?这一阵你们两个也都歇歇,不必再管军队的事,专心帮朕处理积压的政务吧。”

李世民听这话,心里一凉,面上却只得淡笑道,“父皇说的是,我和大哥都还太过年轻,太沉不住气了些。”

李渊见李世民上道,满意的捋了捋一把白须,又问道,“近日师妃暄可是与你大哥走的特别近?”

“儿臣并未觉得。”李世民一边说着,心里免不得泛起醋意,心道师妃暄不会真的想要还俗嫁了李建成吧,他兀自想着心事,是以未看见李渊眼里掠过一丝算计。

“朕知道了,你也下去吧。”李渊沉了眼神,轻轻说道。

出了太极宫,李世民绕开玄武门,面上阴沉不已。

方才李渊一番话说的古怪,他想了一会儿却是明白的。自己这个爹竟也开始嫉妒起两个儿子的军功了。李世民忍不住苦笑起来,当年他在外领兵,天策府与太子府几乎斗到了明面上,李渊便是站在李建成那一边,不遗余力的打压。他曾经想不通,同样是儿子,为何父皇对他如此薄情,直到后来,他才渐渐想明白。军功太高,功高盖主,哪怕是亲生的儿子,也不能不忌惮。

这一世,这个父皇比上一世的心机才智都少了许多,只这一点,为人君的多疑却更深了一层。毕竟这一回,李世民分明有支持李建成为太子的意思。两个儿子都是军功在身,手中握着大唐八成的将兵,又正值壮年,如何能不让这个父亲不计较。这一番回长安,恐怕他们有一段时间不能领兵了。

罢了,不打便不打,正巧,他可以腾出空来,好好处理一下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