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2/4页)

是集中在商税上,而农业方面的税收则是牵制太大所以没有贸然改动!

赵东云一边听,一边翻看着手中的计划书,赵东平说提的这些方案听上去比较好,但是要想施行起来难度比较大。

甚至可以说要在奉天进行农业税改革比其他省份都要难,为什么?因为奉天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省,而是一个将军辖区,由盛京将军全权处理辖区内的军民事务。

而且还有一点必须值得注意的是,奉天境内是有着大量的旗民,有了旗民自然也就有了大量的旗田。

此外奉天作为满勤王朝的发祥之地,满清贵族在奉天拥有大量的田庄,不仅仅是贵族,甚至皇室在奉天也拥有大量的皇庄。

所以奉天一省的土地成分是比较复杂的,并不是寻常省份里以民田、官田为主,而是皇庄、贵族田庄、旗田、民田、官田共同组成。

赵东云要玩税务改革的话,就必须慎之又慎,不然弄出乱子来很容易引来政敌攻歼!

赵东云放下报告后道:“按照现有的耕地数量,现在的这个田亩税的确不像话,改肯定是要改的!”

按照后世观点,当代奉天的耕地实际上是远远超出了官方注册数字,要知道目前奉天有官方记录的耕田不过四千多万亩而已,但是还有更多的私恳田没被记录,别的不说了单单是被流民私恳的那些官方牧场、围场就可以以百万亩来计算。

大量官方土地被私恳也是迫使当地官府进一步进行私恳天认领、牧场和围场招垦的因素所在,因为封禁已经名存实亡,那些官方土地都已经被流民开垦出来了,还不如干脆承认了把这些田地纳入账册收取田亩税呢。

此外奉天的土地种植除了小麦以及大米这些传统粮食外,相当多的土地是种植经济农作物,那就是“大豆”。

而大豆经济则是当代东北,尤其是奉天的主要经济支柱,从种植大豆再到大豆加工业,大豆国际贸易,几乎就是形成了一整条的产业链。

毫不客气的说,赵东云弄的奉天工商业新政中,大豆产业就是占据了其中三分之一还多,去年到现在奉天什么行业最多人投资?答案就是大豆加工业,仅仅一年就出现了十几家的大型榨油厂。

甚至赵东云同样大力支持的纺织业都是只能屈居第二!

而作为大豆经济的源头,大量产出大豆的田地上每年只收取百来万的税收?这不扯淡嘛,对这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要是一年不收个几百万都对不住自己的新政改革!

所以改革农业税的话,把大量私恳田地纳入官方收税表里是必须的,同时整顿农业税也是必须的。

赵东云沉思了会后继续道:“农业税改革是必须的,不过脚步要放缓一些,过程要温和一些,而且农业税改革也不能一刀切,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可以选一个府县先试一试,看看会出什么问题,然后怎么解决出现的那些问题!”

农业税改革固然可以增加几百万两银子的收入,但是就和所有的统治者一样,赵东云首先考虑的是‘稳定’两个字,面对商税和其他杂税他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而且采用强力手段推行,但是面对和农民息息相关的农业税,他就得慎之又慎了,他宁愿改革的过程慢一些也不愿意出现什么问题。

毕竟此时关乎到奉天一省数百万百姓的生计,不能不谨慎!

赵东平虽然被赵东云告诫了一番,但是也算是得到了赵东云的批准,准许他在辽西地区选择一个县进行农业税改革实验,如果成功了那么明年就推行全省。

送走赵东平后,赵东云和往常一样继续忙碌着!

上午时分他又接见了数人听取了工作汇报后,中午时分本来想和李婉一起吃午饭的,但是李婉估计是真生气了没搭理他,所以他只能自己匆匆一个人用过午饭,然后就是出了临时官邸前往不远处的军营视察。

这一次视察的对象并不是第三镇,而是奉天第一混成协!

奉天第一混成协自从去年开始扩编以来,孟恩远在赵东云的支持下先后编练了两个骑兵营,到了现在奉天第一混成协虽然还挂着混成协的名头,但实际上已经拥有三个骑兵营,九个步兵营、两个炮兵营的混成部队了。

说实话这种编制有点不伦不类,步兵和炮营都是不够成一镇,但是比一个混成协要多,至于那三个营、总数一千八百多人的骑兵部队对于一个混成协就显的更多了。

不过赵东云之所以弄那么多骑兵也是有着自身的考虑,首先是他掌控的奉天地形平坦,非常利于骑兵活动,第二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