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 (第2/4页)

比当初文彦博临致仕之前,割让给西夏国那四个磐堡,也大不了多少。

可就是这么一座小城,当年西夏大军稍一受挫,便立即撤退了。

西夏国这场规模不大的进犯,除了让大宋国内有识之士看清楚西夏人的嘴脸之外,西夏人自己没有得到什么,小梁太后也没有能够达到自己想用军功立威的目的,相反,就是因为这次不成功的进攻,让她在西夏国内的威望大减。

要知道,西夏国用来出兵的借口,在这一世,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兰州城在就被西夏人重新攻占了。

况且,章楶也是个文人,在地方上并没有什么太耀眼的政绩,这一次胜利也不能完全归功于他个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管文人之间如何正视司马光所主张的用领土换取和平的方法,反正,在民间,特别是京畿地区和西北地区,这里的百姓对当初那些参与、支持割让领土的人都是非常痛恨的。

因为蔡道之前的提醒,赵煦并没有给环庆路增派过多的禁军,而是让大约一万名禁军精锐部队化装成到环州做买卖客商的队伍当中,偷偷潜入了环州城以及环庆路的其他战略要地。

一百人的商队进入环州城,立刻的时候大约变成了九十人,而且,其中还参杂着老弱残兵,这样,一方面沙汰了环庆路的边军,而另外一方面也麻痹了西夏国的暗探,掩盖了整个环庆路已经进驻了一万名精兵的事实。蔡道的这个偷梁换柱的方法以后就成了禁军轮换驻防边境惯常使用的伎俩。

所以,西夏国这一次进犯主攻方向还是表面上失去了边境上磐堡保护的环庆路。

首先就是环州城,从一开始就这里就被西夏国大军分出重兵将之团团包围了。至于洪德城周边的那些磐堡,章楶早就将其中的军民迁移进了环州城。

第517 南征军对大宋朝的影响3

至于能够能守住,就要问一问司马光、文彦博、郑侠,以及被贬到此地的保守派官员,他们在西夏国中有没有那么大的威望了。

后世,金军在进攻北宋的时候,连宋哲宗的陵寝都被扒了出来,可包公墓却没有动。要知道,包拯病逝的时候,完颜阿骨打都还没有出生呢?

很显然,在大宋朝名声显赫的司马光和文彦博,在西夏人眼中并不是多么的重要,和值得尊敬,郑侠就根本不必说了。在环州被包围的当天,在洪德城周边的那些磐堡中的那些保守派文官以及其家属全都被掳掠去了西夏。

文彦博还算是有些气节,当场就被气死了。

至于是因为当初他赞成割让四寨给西夏国,可西夏国却一直喂不熟而生气,还是因为觉得自己误信了司马光的建议而生气,更有甚者,是因为觉得赵煦待他这个四朝重臣太凉薄而生气,就无人得知了。

反正,正河东路的底层百姓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家家户户都是高兴不已的。

此战结束之后,当章楶击退了西夏国大军,收回了洪德城以及周边的磐堡,士兵们惊奇地发现,乌兰堡中居然还有一个活人,还是一个老头子。

抓住守卫乌兰堡的西夏国士兵一打听,才知道,剩下的这位老人居然正是大名鼎鼎的郑侠。

详细一问原因,环庆路的边军也是一脸的厌恶之色。

原来,就连西夏国人都知道,郑侠这厮根本就是一个瘟神,要本事没有本事,要影响力,他现在还有影响力吗?即便是有,那也是副的。

不单是整个北方,就连他家乡福清也都视之为灾星。

如果不是他身上的那层官皮没有被扒下来的话,郑家早就跟他划清关系了。

章楶知道此事之后,也非常无奈,总不能由他将郑侠礼送给西夏国吧!况且,人家也根本不要啊!除了郑侠一个人之外,就连他的家人都被掳掠走了。

这个老头子如今成了彻彻底底的孤家寡人,士兵在发现他的时候,嘴里面还一直都在嘟囔着同样一句话:“罗锅子,妖童,你会遭报应的,……罗锅子,妖童,你会遭报应的。”

其他人也许不知道郑侠诅咒的是谁,可章楶却是心知肚明,他暗自腹诽,先不说蔡道在知道此事的时候,会不会在意这件事。

要说报应,你郑侠自己如今不是已经亲身感受到了吗?当年,郑侠在河北两路任钦差赈济灾民,还有河东路转运使上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丢尽了整个八闽文官的脸。翻遍中华历史当中,八闽地区为官的官员当中,向郑侠这样没有什么本事,却积极参与到政争当中的。

郑侠可以说是一个绝无仅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