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2/4页)

,就是想看看这些人会有什么反应,说不定自己真能看出某些破绽而将那个隐藏其中的家伙给抓了出来。但是很可惜,唐枫在仔细观察了之后却并没有看出任何的端倪,所有人的面上都显出了寻常人听到惊人消息时该有的举动,这让他不得不佩服那人的演技,同时更加小心了。

看着大家好久都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唐枫又说道:“不过这个消息本官还没有十成的把握,所以这次的行动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还请各位大人谅解。”

这些人见唐枫这么一说,又都松了一口气,很不自然地笑道:“大人责任重大,有时候小心一些也是对的。不过我们确实不是那些什么乱民的人,我们都深受朝廷器重,怎么会做出有损我山东的事来呢?”

“如果没有那当然是最好了,经过这次的事情之后,本官也觉着这个消息或许是错了,不然那郑家村的人也不可能全无防备而被我们一网打尽了。所以才会将事实告诉各位,还请几位不要放在心上。”说完话后,唐枫就站起身来朝他们拱手为礼。

众官员忙都起身还礼,口称不敢。在安抚了这些人的情绪之后,唐枫又与他们闲聊了几句,然后突然话锋一转,问道:“既然各位大人都在,我便正好问你们一点事情,那就是此次民变的真正缘故是什么?不知哪位大人能够解我之惑啊?”

众官员原来的脸上都是带着笑容的,现在突然听到唐枫抛出了这个问题,都是一僵,然后都看向了布政使何必昌,在这件事情上面,大家都是以他马首是瞻的,自然要请他来应付唐钦差了。

第303章 问责(2)

何必昌也是心里一阵紧张,他可猜不透唐枫提出这个问题只是随口问问呢,还是有的放矢,就一面微笑着,一面飞快地在心里转着念头。正当他还在想怎么回话是好的时候,唐枫又说话了:“怎么?各位大人连此事是怎么发生的都不知道吗?这样我如何向朝廷做个交代呢?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没有一个人将大部分的罪责顶下来是不可能让朝廷满意的。”

何必昌也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了,一听唐枫的话,就已经得出了他的意思,立刻道:“大人你是冤枉我们了,实不相瞒,我们大家之所以一时不开口是因为不想说已逝者的坏话。既然大人如此说了,而我们都是朝廷派来的官员,我就只有实话实说了。

“此次济南民变的起因在于税收,因为我济南附近在今年秋季发生了一次很大的蝗灾,数百万的良田被毁,许多的农户都是颗粒无收。以我等众人的意思,是要向朝廷请罪,同时请朝廷免去了今年的税赋,并派发赈灾的钱粮。可是之前已经死在了乱民手中的毕巡抚却不这样看,他以为若是真这么做了,我们必会受到朝廷的责罚,甚至连官位都保不住,便否定了我们的意见。他不但没有向朝廷上书言明此事,而且还派人给山东各州县的官员下了死令,命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将税银如数收上来。济南的海知府见布政使大人发了话,自然不敢怠慢,就立刻下达了一定要如数将税银收上来的命令,不然便会将人丢进大牢,重刑伺候。这才终于引发了济南附近百姓的不满,从而爆发了那次大乱。我们这些人在苦劝无果后,就知道百姓一定会被触怒,便偷偷地家人送去了外地。

“是我们这些人无能,且恋栈官职,才没有劝阻住毕巡抚,终于酿成了大祸,使得毕巡抚和海知府被那些突然暴乱的百姓活活杀死。我等因为时刻留心,再加上向来与百姓为善,所以才躲过了一劫。不过大错已经铸成,我等山东一省的官员也是难辞其咎的,还请唐大人向朝廷言明一切,重责我等!”说到这里,他率先从座位上站起了身来,朝唐枫跪了下去。

既然领头的已经表了态了,其他的官员自然也不会拖拉,就也纷纷和他一起跪在了一起,口中说道:“我们等有过,请朝廷重责!”

看着他们先是将一切的过错都推到了死人的身上,同时将自己说成了一个为民着想的好官,然后又是一起请罪,明显是在搞法不责众的一套,心里大是鄙夷和愤怒。不过他也知道现在自己的确没有任何的罪证,即便真能借着钦差的身份革了他们的官职,也难以问他们的罪。同时,如果一旦这些熟悉山东情况的官员都撂了挑子,那这里的情况会更加难办,反而会把自己给搭了进去,为了大局,为了山东的百姓和安定,唐枫只能先当作信了他们的话了。于是在深吸了一口气,使自己已经愤怒的心情平静了下来之后,唐枫才说道:“各位大人快快请起,如果真如各位所言,此事过错并不在你们,都是毕、海两人咎由自取。我自会向朝廷上书,将真相上报,免除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