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页)
护城河(称筒子河)宽52米。城四门:南午门,北玄武门、东东华门、西西华门。四角有壮丽的角楼。
围绕紫禁城、西苑(三海)、景山之城曰皇城。长约十八里,有七门。最南大明门,大明门内为正门,即承天门(清改天安门),门前为广场,广场东北为长安左门(俗称东三座门),西北为长安右门(俗称西三座门),皇城东门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
公元1368年朱元璋的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后,便着手改建城池。当时元顺帝退走蒙古高原,为防其南侵,遂将大都城北部比较空旷荒落的地方放弃,北垣南缩5里,另筑新城。永乐十八年(1420年)命营缮司郎中蔡信为工部右侍郎,加修筑东、西、南三面城垣。东、西垣在元旧土城基础上包砖砌成。南垣已于永乐十七年(1419年)向南推展了二里,亦用砖包砌。城周长四十里,共九门,即明京城,后称内城。
蒙古骑兵多次南侵,时常迫近京城。如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兵就曾到南郊。世宗朱厚为加强城防,采纳了大臣们的建议,于嘉靖三十二年增筑外城。原计划筑城一百二十里,四面包围内城,但因财力不足,只修包了南郊,成了“凸”字形,全长二十八里,有七门。嘉靖四十二年又增修各门瓮城,至此时完成了北京城的规模。外城的建成;形成了一条自正阳门通往永定门的笔直的大道;也是全城中轴线的南端。中轴线全长近8公里;南起永定门;穿正阳门、紫禁城的正中心和景山中峰,最后止于鼓楼和钟楼。
现在钱老二和黄跑跑站在雄伟的东便门下,眺望着庄严肃穆的北京城,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惊得象两只傻鱼张口结舌。半晌,黄跑跑才叹道:“这北京城确实是气派啊,气派!”
钱老二不屑道:“你别象个傻里巴几的乡巴佬在这儿发傻了,走,咱们进城去。”
两个人便混入人流,来到了城门洞边上。
只见一队官兵正在凶神恶煞地盘查行人,黄跑跑的腿肚子顿时有点打颤,钱老二一把将他拽住,低声道:“到了这里你可别再想着‘跑’!”
黄跑跑起着哭腔道:“我不跑,你拽松点行不行?”
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官兵面前。
一个麻子用手中的腰刀指着二人道:“干什么的?”
钱老二还算机智,想起自己身上穿着的这身“秀才”服,当即答道:“我们是参加殿试的大学生,巳时就要开考,再晚就误了时辰。”
“大学生?”那麻子的嘴巴变成了喔形。
黄跑跑忙挤了一把鼻涕点头哈腰道:“啊,长官,他说错了,是太学生,太学生。”
那麻子看了看这两个人,钱老二长得五大三粗,活象个杀猪的屠夫;黄跑跑贼眉鼠眼、形容猥琐,象个投机倒把分子,怎么看都不象读书人,更不用说象在太学里就读的太学生了。
不过他好象也并不管他们象不象读书人,因为也挑不出别的什么刺来——象他们这样的平头百姓街上实在是一抓一大把。
因此把手向他们一摊道:“拿来!”
附名词解释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当然同现在的“大学”不可同日而语。
第一百十八章 天牢迷团
不过他好象也并不管他们象不象读书人,因为也挑不出别的什么刺来——象他们这样的平头百姓街上实在是一抓一大把。
因此把手向他们一摊道:“拿来!”
钱老二不解道:“什么?”
“入门税!”那麻子的一张麻脸仰了起来,满脸的麻点都似在抖动。
“入门税?什么入门税?”钱老二和黄跑跑一下子都成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们不知道,这北京城的规矩,进城是要交税的——明廷规定,凡是男子负重、骑牲口、推车一律上税,后来发展成为守门士兵或站岗人员向进城行人任意索取,明清两代、甚至民国都盛行此税。直到解放后才彻底取消了入门税或变相的税收——老北京对此应当记忆犹新。
现在钱老二和黄跑跑都没有负重,也没有骑牲口或者推车,这麻子也要收他们的入门税当然是一种敲诈勒索。这两个傻二当然不知道这么回事,就算知道了也不敢放半个屁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