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4页)

动静,马上要给通房停药,若被红绫抢在前面生下长子,以世子对她情分,未来镇北侯府由谁继承还两说。

“妹妹放宽心,这胎一举生下个哥儿,日后也就稳了。”

吴氏何尝不明白,抚摸着小腹,她暗道:儿子,你可一定得争气,帮娘把你爹的心从那贱…人身上笼回来。

劝完孩子,她满面期许地望向二人:“大嫂、功哥儿,那事可成了?”

赵氏神色闪躲,吴功更是脸色涨红,见此吴氏一颗心逐渐沉下去:“被她躲过去了?怎么可能,从四合院到广源楼必须经过那个黑漆漆的窄胡同。莫说还有那么多叫花子捣乱,单功哥儿派去的几位部下,首尾一拦也能瓮中捉鳖。”

吴功脸几乎涨成紫色:“姑姑,我们低估了晏衡。我派去那几个人,还不够给他一个人送菜。”

吴氏满脸不可置信:“那些叫花子呢?”

吴功暗恨:“还不是世子干得好事,本来我都打点好,但他偏偏引来了官兵。那些讨饭的本就是软骨头,一见官兵吓破胆,哪还有心思捣乱。”

“世子竟然知道了,我不是叫你瞒住他。”

吴功重重地扔下茶杯:“哪是我们不想瞒,可脚长在世子身上,真把他打瘸了小姑姑你舍得?要我说打瘸了也好,这样日后他不敢不对你千依百顺,哪能像现在这样,府上老太君前脚说去不成,后脚他便找来国子监祭酒家夫人。”

“你是说,红绫笄礼的正宾是柳夫人?可她不是最重规矩体统,怎么巴巴地去给个下人做正宾。什么书香门第,只惯会装模作样。”

吴氏哪不明白这其中弯弯绕,柳氏抬举那贱人,分明是在打她脸。肚子一钻一钻的疼,在听到吴功说,柳氏按当年送去吴家的礼,高一档规格送给红绫凤钗后,盛怒之下她反倒冷静下来。

“不过区区一柳家,满门文弱书生,拿什么跟我们吴家作对。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嫂子且放出点风声,正好试探下那些攀附之人。至于红绫,是我想左了,她既已成亲自然断了世子念想,日后倒不必太放在心上。”

赵氏满面欣慰:“妹妹可算转过弯来了,堂堂世子夫人,跟一个丫鬟置什么气。”

吴氏点头:“嫂子说得对,我可是世子夫人,至于为个丫鬟绞尽脑汁。不过她几次三番离间我与世子感情,不能这么轻易放过。在京中不好动手,但此去西北山高路远,中途随便遇一波山匪,也与我们无关不是?”

说完吴氏暗恼,她早就该想到了,京城是天子脚下,动起手来有诸多顾忌,但在外面可就没那么多事。

赵氏看向小姑子,人都说一孕傻三年,她以前可不是这样。想到她嫁入侯府后吴家在西北摄取的庞大利益,赵氏压下心中烦躁。她虽然疼这个当女儿养大的小姑子,但更疼自己的亲生儿女。长子刚崭露头角,次子也即将说亲,吴家的大好形势不能被一个出嫁女毁了。

“依我看,不过一个丫鬟,何须妹妹费神。我听功哥儿说,那丫鬟已经改名卫嫤,所作所为摆明不想与世子再有瓜葛,既然如此,日后你只当她不存在便是。”

“改名?算她识相,红绫那名字还是世子给起的。不过红……卫嫤碍了我三年眼,怎能轻易放过她。不过是个丫鬟,消失了也激不起什么水花。”

赵氏叹息:“可那不是个普通的丫鬟,我本不想告诉你。哎,也不知她什么运道,竟能得九公主青眼。今日她及笄,九公主亲自过去做赞者。”

吴氏满脸不可置信:“九公主怎么会看上个丫鬟?都不顾皇家脸面。”

果然是傻了,赵氏忙出声打断小姑子:“皇家想抬举谁,谁就有脸面,九公主金枝玉叶,哪是我们能随便非议。如今我只盼着这事不要闹大,不然真闹到御前,功哥儿怕是保不住。”

吴氏也想起了吴功镇抚之位是怎么来的,以前她只觉得理所当然,怪只怪晏衡没本事,自己保不住战功。可她这么想,不代表皇上也这么想。真要闹到御前,只怕整个吴家都会吃瓜落。

“一个月前在广源楼我便说过,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知道嫂子怕什么,但这些年吴家在西北的权势是怎么来的?若无九公主这层关系,留着晏衡就权当给吴家子弟做磨刀石,但现在,咱们得小心这磨刀石折了刀。”

吴氏最后一句话说得格外阴沉,听完后赵氏瞳孔紧缩。小姑子说得有理,除去一个七品小旗并不难,但就怕引起他身后之人报复。

见她动摇,吴氏再加一把火:“嫂子,比起功哥儿有吴家,晏衡无人帮衬尚能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