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2/4页)

幺女在家当姑娘时颇受宠爱。待嫁入孟家,失了这宠爱,晋氏颇不适应。至今日,在爹爹过寿之日,孟聿衡竟是直接下令杖毙了她的贴身大丫头绿宛,还把林宝颐接来,就算是走角门进来没见宾客也不行!晋氏的不适应直接转为哀怨,待在娘亲晋老夫人屋里啼泣不止。

晋老夫人头疼,看着啼泣女儿是又恨又怜,想想外头众多宾客,她放柔声音劝抚女儿说:“别哭了,为那等黑心奴婢伤心甚么!竟算计到主子身上去,不杖毙了留着作甚!”

晋氏觉得娘亲不理解自己的苦楚,哀戚抬头叫声‘娘’。

晋老夫人抚额,看着女儿含怨大眼,她觉得有必要给女儿说说清楚。从女儿来看是冤枉,嫁入孟家怀上了孟家子嗣,姑爷还不顾情面在岳父寿日杖毙她的贴身丫头,更把他的妾弄出来,按常理这样是不该。可自家也得从孟家的境况来考虑不是,孟三小姐现在还全身热烫的躺在偏厅卧房,不弄出件事引开贺寿宾客的注意力,等着她们发现孟三小姐的长时间不在场吗?至于那丫头,她敢给孟三小姐下药,就敢嚷嚷到外头去。那丫头不仅是不能留,是多留一分钟都不行!姑爷也没在端国公府处置,不是弄到外头民房里杖毙的吗。

晋氏听了,安静一会儿,突然声音转厉,说:“他就不该把那林宝颐从庄子带回来。要是没她,哪里会出这么多事!”

晋老夫人气了,直斥道:“没有林宝颐也会出李宝颐、张宝颐,你自己看看你爹、你那些哥哥,他们房里有没有妾侍!你看看你大嫂,她的眼皮子瞭过你哥的妾侍一眼吗?女儿啊,你得记住了,你是他孟聿衡的正妻,是孟氏未来的宗妇,你是要伴孟聿衡一生的女人。而那些个妾侍,也不过三五年的新鲜,过了那个劲儿,男人是不会理会的。”

晋氏哭了,扑倒晋老夫人怀里边哭边说:“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晋老夫人理着女儿散落头发,淡淡说:“你不甘心,那做妾、做丫头的可就甘心,谁不想着往上爬?争来争去,谁都是落得满身心的伤?女儿,你可得看开了。再来孟家是个家法规矩严的,姑爷还做不出宠妾灭妻的事来。你只要有了儿子,大理拿住了,拿出咱们端国公府的气度来,谁要敢踩到你头上去,孟家就会出手给你灭了她。还有你可别再耍小聪明,主动给姑爷指通房。在家时,你的丫头只认你这个主子,不会生出二心;跟你嫁去孟家,可就多出来一个主子,这时本就心思浮动,你再拿通房去诱,就算是贴身丫头怕是也会生出二心,你自己看看绿宛,是不是这回事?爷们若有心想找,自会跟你提;他不提,你就别上赶着,知道吗?”

晋氏抽泣着点头。

晋老夫人接着说:“至于那林宝颐,娘听蓝嬷嬷说是个谨小慎微的。她都躲着你走了,你和她计较有什么意思?再来孟家可没有妾侍自养孩子的先例,她生下来的子女还不是要归到你那儿去养?她的子女有出息了,是你教养的功劳;挣来了诰命,也是你去受封,她林宝颐不过得些银钱布帛。她有什么值得你去跟她争的?我现在先给你提个醒,等那林宝颐生下孩子,你千万别存那三流妇人养废庶出子女的心思。高门大户的老爷、太太们眼可不是瞎的,但凡你养废一个,你这宗妇就得受人挑剔指责;再来孩子小时不会分辨好坏,都在你那院里住着,别的没养废庶出的那个,倒引得你生的孩子学了坏去。庶出的孩子本就得不到什么,这是世人皆知的,孩子长大了也能理解。但你把他养废,得花多少银钱心思;他出去闯祸了,是谁去花银钱、找关系收拾烂摊子,丢的又是谁的脸面?人活着,别起黑心思,也别走歪路,你得想通了这点,才能活的畅意。”

晋氏不哭了,拿帕子拭眼。晋老夫人幽幽叹口气,说:“外头还有宾客,你赶紧洗洗脸上妆,一会儿随我出去。”

来端国公府,林宝颐是由大秦嬷嬷伴着静悄悄由角门进的,除了守门婆子怕是无一人知晓。但走出端国公府却是无法静悄悄的走,伴在少夫人晋氏身旁,众多夫人、小姐的视线有意无意地总是落在林宝颐身周三尺。贵人圈不作兴窃窃私语,眼波流转间却是能道尽脑中所思心中所想。

杨大夫人也不例外地看看晋氏,再看看林宝颐,然后看看走在孟大夫人姚氏身边的孟三小姐,最后无力摇头。老天不公,竟让美人儿都集在孟家,怎么就不能匀一个给她儿子呢?转脸找儿子,原以为他一双眼又会盯着那林宝颐看,没想到儿子竟是看着孟三小姐方向陷入沉思。杨大夫人大喜,儿子终于有救了,知道看别个姑娘,只是不能含蓄点吗?杨大夫人脚步后移,脸上浅笑盈盈,一只脚却狠狠踩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