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若在和平时期当政,嬴子婴会是位有为之君。登基后,他不称三世而回复称秦王。这十分明智,表面上虽有违秦始皇的统一路线,却能在起义军中制造分裂,可解秦国之困。而即位后五天,他便设计杀死赵高,除掉这秦国之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始皇的成功,不知激起天下多少英雄豪杰的雄心壮志。现在,皇帝没有了,只有王。那些被陈胜派出去作战的将军,因为手握军权,也纷纷自称为王。正如子婴事前预料到的那样,陈胜起事不过半年,就被自己的车夫谋杀,起义军分裂。
秦军缓过气来了,在大将章邯统率下,开始对起义军发起反扑,并接连取得大捷。于是,项梁立楚怀王熊愧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而又受伤最深。立熊心后,唤起了人们对他爷爷熊愧的怀想。各地起义军结束了彼此的纷争,聚集在楚怀王的旗帜下。反秦声势,重又壮大起来。如是,嬴子婴引各路义军彼此争王,互相撕杀,然后各个击破的战略图谋,才被破灭。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八章 项羽和刘邦
楚怀王熊心虽是被扶植上台的,手下没一兵一卒,但不等于他就只是一个傀儡。在他内心,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是楚王后人,推翻秦朝是理所当然的使命。所以,他总是力图公正地行使自己王的权力,以调动各路义军积极进取为目标,争取早日推翻秦朝。
作为个人,对他的使命,熊心也有足够的政治智慧。秦子婴不称帝,但秦的实力仍在,要想推翻本就困难,如果各路义军不能奋勇向前,一旦秦子婴稳定了国内局势,再要推翻他恐怕就不可能了。于是,在一次诸侯联席会议上,熊心与众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功勋说话,谁先进入咸阳推翻秦朝,谁就是天下人的王。
至于自己,熊心没有多考虑,只要能推翻秦朝,他的国仇家恨就报了;只要能报仇,别的什么,他也不在乎了。所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就是建立在楚人对秦的这种强烈的仇恨中。
在各路人马分头准备进军咸阳之际,熊心收到赵王歇的求救文书,报告他被秦将章邯、王离二人围困于钜鹿,危在旦夕。章邯虽是文人出身,但战功显赫,破周文、灭田臧、杀项梁,屡战屡胜。王离原是蒙恬的副帅,一向在边关镇守,因内地战事紧迫,秦王把他的部队也调了回来。赵王歇远不是他们的对手,不派兵救援,必被歼灭。
赵王歇是起义军的一支重要力量,如果被灭,势必影响整个反秦大业。但如果救援赵王,又会延误了进攻咸阳的时机。于是,熊心任命“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项羽为副将,率兵救援赵王;派刘邦率兵从西面攻打咸阳。
救援兵马到了钜鹿,但见王离围城的秦军阵容威武,有怯战之意。而秦军见到赵王的救兵到了,也不主动出击,只保持着围城之势。于是,双方就在钜鹿一带僵持。
项羽向上将军宋义请战:“目前这种不战不退之势对我们不利,我们应该渡过河去,跟赵军里外夹击,这样就一定能够打败秦军。”
宋义的战略是先让赵军与秦军死战,待秦军实力受损后再发动攻击。他颁布军令:
“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有不听号令出战者,按军法砍头!”
章邯的战略是与宋义打消耗战,对赵王歇只围而不打。诸侯远道而来,粮草不足,假以时日必然要退。
此时天寒,大雨,楚军缺衣少粮,深陷困境,战事不能再拖了。第二天朝会,项羽当机立断,拔剑杀死宋义。他提着宋义的人头向众将宣布,宋义勾结齐国背叛楚王,现根据楚王密令,立即诛杀。
宋义被杀,军中无主,众将遂推举项羽为假上将军,并把宋义的死讯上报楚怀王熊心。熊心大感意外,但此时也无法追究谁是谁非,乃命项羽为上将军,同时把当阳君英布、蒲将军划归项羽指挥。
项羽即遣英布、蒲将军领兵渡河。他自己的三万主力,在准备了三日口粮之后,也砸掉饭锅,烧了营地渡过河去。渡河之后,项羽再命令士卒把渡船沉掉。
项羽的战略是先击溃章邯部,再吃掉王离军。他命令英布攻击给王离军的运粮甬道,赶走守军,待章邯收到败兵带回来的消息率军援救时,项羽以逸待劳,大杀了章邯一阵。
章邯大败而去,项羽令英布和蒲将军迅速占据有利地形阻击章邯,以防他再次出击救援王离,然后率领主力杀向的王离。
王离不料到楚军突然从自己的后方杀来,仓猝应战。但前去拦截项羽的大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