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烟雨(6) (第1/2页)

好书推荐: 快穿之魅魔榨汁机

宇文化及的大军终于开拔,队伍绵绵几十里,一路遇山开山,逢水搭桥,缓缓的向着洛阳的方向北上。 在他大军的后阵,是牛先元的五千兵马押阵。此时的牛先元,身披铁甲,被几人拥在当中,他对着身边一名年轻的将领笑道:“崔将军,这般行军,就如游山玩水似的,猴年马月才可去到洛阳。” 这崔将军便是崔学军,他和何兴现在都已在牛先元的军中,听到牛先元说笑,他的神情有些落漠,强笑着道:“牛将军,欲速则不达,见步行步吧!”队伍离扬州越来越远,他不禁望着扬州的方向,久久不肯回首。 队伍的中军之处,宇文化及对着郑婉道:“公主不肯跟着我们北上,如何安置她呢?” 郑婉无奈的道:“妾身去劝了她几次,她都不为所动,既然她不肯离开扬州,妾身只能派了几人在她的附近住下,作为陈家子孙,有时也是无可奈何的。只希望她能放下吧!” 陈江瑶望着空荡荡的院子,她的心中也是空荡荡的,她坐在院子的门边,远处的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几名粗妇正在江边洗衣,逗笑声和欢笑声不断的传了过来。 陈江瑶静静地呆望着江面,心中不禁怀念起在苗寨中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苗寨中虽然是无聊,但也不用你虞我诈的提防着每个人。现在崔学军和杨凤仪等人俱已离开,她更是觉得孤单和无助。 天色渐沉,陈江瑶伸了伸手臂,暗道:“这繁花似锦的扬州并不是自己生活的地方,不如回苗寨算了。”她从小饱受天山冰蚕的折磨,心智本就坚毅,加上对这世道只有陌生感,心中念头一起,便再也坐不住了。 收拾好行装,陈江瑶趁着夜色悄悄的离开了院子,出了扬州,往南行了几里,脚步却是越走越缓,她的眼前不断的出现了一张面孔。终于,见到前面有个亭子,她停下了脚步,坐到了亭子里面的一块石头上。 那天黄雀叼来的纸条上,上面只有两个字“驼兰”,当时陈江瑶也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在门处看到卖兰花的老妇时,她一眼就已认出了五色兰花,这叫驼兰的兰花自小就种在她的屋内后院内,平时就由一位老妇专门打理,这老妇平时陈江瑶叫她兰姨,而买兰花的正是兰姨。 当日兰姨一盘花要价十两银子,陈江瑶便知有异,而当兰姨介绍赏兰而要喝龙井,并且赠送了一包上好的龙井时,陈江瑶的心中便已犹豫不决,将兰花摆在了厅中后,却是迟迟不肯将那龙井泡茶。 一直到了几天后无树拿着玉牌在人群中向她怒目而视,陈江瑶知道已是避无可避,只好泡了壶龙井摆在厅中,然后拉着杨凤仪上街闲逛。 崔学军冷漠地向她告辞,令得陈江瑶的心中一阵阵的伤痛,更是悔不当初。 陈江瑶坐在石块上,眼睛一时向南看去,一时又向北望去,就这样一直坐到天色大明,她抬头望了望亭子,只见上面的木板上写着离别亭三个字。 陈江瑶眼睛定定地盯着离别这二个字,终于,心中下了决断,心中暗道:“与其回到苗寨孤独终老,不如北上,就算和他死在一起,也不枉在此世间一行。”她知道崔学军等人肯定已经北上,于是分辨了一下方向,也向北面而去。人生既有离别,自会有相逢。 杨凤仪沿着江边已经追踪了十多天,江中的轻舟始终未曾靠岸,她也无可奈何,只得在江边跟着,好几次失去了轻舟的影踪,但在旺财的搜索下,很快便又跟了上去。 杨凤仪的心中虽然是焦急,但不知轻舟上的情况,也不敢轻举妄动,她小心地隐藏在江边,不紧不缓的跟在船后。轻舟沿着汉江一路北上,半个月后,终于在襄阳的一个小镇边靠岸。 这一路上,无树倒没有为难李成沣,但也不再和李成沣说话,船舱中也只有龚无命看守着他。这半个月来,只有龚无命偶尔和他闲谈几句,并且追问步枪的用法和作用,李成沣自是无可奉告。 李成沣既来之则安之,吃饱就睡,人反而是胖了几斤,这天轻舟靠岸,他知道离目的地已经不远,至于前路是生是死,也不是他可主宰的,因此倒也淡然。 龚无命听到船已停下,他将李成沣装着步枪的背包背起,军刺则插在腰间,行到了船舱门口,侧耳倾听了一会,回过头来,轻声对着李成沣问道:“你是少林弟子?”不待李成沣回答,忽然他的手掌伸出,将一物塞到李成沣的手中。李成沣愕然地望着龚无命,还未出声,却见龚无命已跨出了船舱。 轻舟停靠在一个小码头上,岸边已有十多名大汉和一辆巨大的马车等候着,无树下了船后,便指挥着岸边的十多名大汉将困着李成沣的铁笼抬了下来,放到早已准备好了的马车上,又有两人拿出一张油布,将铁笼密密地盖了起来。 片刻,无树和萧摩诃各骑着匹高头大马,指挥着马车起程,龚无命则坐在马车上,守在铁笼边上。一行二十多人沿着官道向着洛阳的方向前行。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