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杜威,1837年生于蒙彼利埃,1858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无论是在内战时的服役经历还是在战后担任过的职务,都不足以使他在其他几十名同等资历的军官中脱颖而出。

虽然他非常崇拜法拉格特海军上将,但他在40年的海军生涯中却一直没有机会来仿效心目中的偶像,但他比别人多一个心眼儿,就是千方百计交结有势力的朋友,诸如西奥多·罗斯福和雷德菲尔德·普罗克特等。这套官场上的功夫不仅使他得到了亚洲海军分舰队的指挥权,同时也练就了他一整套稔熟的政客本领。

工于心计,老谋深算,正是他的看家本事。在马尼拉港外的美国军舰上,杜威鼓动如簧之舌,竭力劝说阿吉纳尔多同西班牙人开战,并向他信誓旦旦地保证:只要打跑了西班牙人,美国必将承认菲律宾的独立。

阿吉纳尔多果然相信了杜威的话。他登陆后马上发布命令:“从1898年5月31日起,全国人民必须拿起武器反对西班牙。”

阿吉纳尔多是菲律宾人民敬若神明的领袖人物。有他登高一呼,自然万民响应。很快就组建了一支万人的队伍,并从中国厦门购来了大批军火,声势日盛起来。5月28日,阿吉纳尔多率革命军在阿拉邦一仗中重创了西班牙总督派来围剿的一支劲旅。随后,几万人马浩浩荡荡,乘胜进逼马尼拉。

虽然马尼拉已陷入重重包围,但杜威仍躲在旗舰上隔岸观火,不越雷池一步。他得意洋洋地在日记中写道:“菲律宾人正在逐步把西班牙人逼进城。在白天,我们可以望见他们的进攻,在夜晚,我们可以听见他们的枪声。他们打得很出色。他们的成就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它使我们的海军免受西班牙人的进攻,而且也为我们即将到来的陆军准备好据点。西班牙军队已完全龟缩于马尼拉城内。”如此精明的鬼算盘,也亏杜威能想得出来。

到了6月底,革命军控制了整个吕宋岛,马尼拉已成孤城一座,指日可下。杜威看看时机已到,遂派代表告诉阿吉纳尔多,请他暂时不要攻城,等美国陆军到达后,双方并肩作战,共同攻城。忠厚老实的阿吉纳尔多又一次相信了杜威的甜言蜜语。

双方议和西班牙放弃古巴岛(4)

这时,古巴战事已经结束,麦金利总统在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之余,加紧调兵遣将,增援正在马尼拉海面上心急火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的杜威。

7月底,1万名美国陆军分为几个梯队陆续抵达马尼拉。

一下船,司令官梅里特将军便发现革命军已在马尼拉四周筑好了战壕,纵横交错,密如蛛网,偌大一片郊外,根本没有美军立锥之地。正在为难的时候,还是由杜威出面,说服阿吉纳尔多让出一部分战壕给美军,总算解决了这一令人尴尬的难题。

无奈梅里特带来的老爷兵太不争气。7月31日清晨,西班牙军队趁美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之际,冷不丁地发动了一次进攻,打得美国兵哭爹喊娘,乱成一团。幸亏菲律宾人闻声而至,才击退了西班牙军队。可笑的是,明知西班牙人早就跑没了影子,姗姗来迟的美军援兵还是漫无目标地发射了6万发步枪子弹和200发炮弹,以资壮胆。

其实,西班牙人是存心想给美军来一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好为自己日后的谈判增加一些有分量的筹码。经过连年的围剿与镇压,西班牙人对菲律宾革命军的恐惧要远甚于美国人,生怕他们会对西班牙过去的暴行进行报复。

于是,西班牙总督耀得尼斯几经权衡,知道任何抵抗已属无效,不得不派出代表同美军商量,他们愿意投降,但有两个条件:(一)只能由美军去接受投降,不能让菲律宾人参加;(二)在投降之前允许西军开炮,以示抵抗,从而保全耀得尼斯总督的面子和西军的荣誉,免得回国后受到西班牙军法的制裁。

如此卑鄙无耻的交易却令美国人喜出望外,正中下怀,双方一拍即合。杜威和梅里特厚着脸皮通知阿吉纳尔多,请他在城外等候,切莫进城,保证美军顺利受降。

经过精心策划,一场照本宣科的假戏果然演得相当精彩。8月10日,西班牙人一阵稀稀落落的枪炮轰鸣过后,由阿瑟·麦克阿瑟率领的一支海军和由洛林率领的一支陆军大摇大摆地进入了马尼拉城。下午5点43分,总督府的西班牙国旗徐徐降下,换上了美国的星条旗。此时,被蒙在鼓里、对此一无所知的菲律宾军队却被拒于城外!

事后,有一位历史学家写道:“这一天,美国赢得了一个城市,却失掉了一个朋友。”

参议员哈里·海伍德也评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