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部分 (第2/4页)

表了相当多的本地干部。穆国兴把他调整出江南省,不仅会让本地干部失望,更有可能会引起本地干部的思想动荡。

前一段时间在本地干部中有一种说法,穆书记来到江南,是要收拾钱丰新的那帮御林军,而那帮人现在正在党校学习,这好像证实了这种判断。要是现在再把谢贤生调整出去,那就会让所有的人都对穆国兴产生误解,认为他是哪一方面的人也不准备用,今后所用的干部必定又像像钱丰新那样,全部都是他原来的老部下。

一个失去所有干部拥护的省委书记,工作是很难开展下去的,这些人在失望之余,也一定会联合起来,向中央反映穆国兴的问题,认为他是在拉帮结派,搞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样以来,不要说穆国兴制定的新政六条不能得到贯彻执行了,就是他会不会被本地干部联合起来挤出去也很难说了,现在李胜斌最盼望的就是能够出现这种形势了。

看到谢贤生依然没有任何表示,李胜斌有些着急了,谢贤生原来不是这个样子啊,现在怎么变成了一个软面条了,这可是与他一贯的作风所不相符的。

“贤生同志,你就没有什么话要在常委会上讲的吗?”李胜斌这句话问的是太没有水平了,这可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也充分暴露他想让江南乱下去的险恶用心!

谢贤生看了一眼李胜斌:“我听从组织上的安排,服从省委的决定。”

李胜斌在心里骂道:“这个混蛋,我早就给他提过醒了,他到现在依然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活该被穆国兴给挤出江南。要是把他发送到一个鸟不下蛋的穷地方去,可就有他受的了,到时候哭都找不到门。反正你上午也没有支持我,我又何苦替你担这份闲心呢!”

两千一百四十四章一举两得

如果单从表情上,一般人是看不清楚与会的心里状态,但是穆国兴却有这样的本事。随着政治斗争经验日益成熟,以及年龄的增长,内功功力的不断提升,他要是观察起一个人来,十有**是能够看透这个人的。可别小看了这一点,这是官场里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要做到的。

现在常委会上的形势很有意思,二李和周志军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看热闹的心思,其他的常委大多是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

由此可以看出,这些人里面,除了孙廷国和樊品高之外,其他的人还要进一步的争取。虽然他们在某一个议题上支持了穆国兴,但那也是因为穆国兴事前给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某些问题上作出妥协,究竟他们以后还会不会继续支持穆国兴,这可就难说了。这就有点像做生意似的,这一次做成功了,双方都得到了各自的利益,谁也不敢保证下一次是否还会这么顺利!

孙廷国注视着穆国兴,他的表情自始至终就没有变过,现在的孙廷国的心里对穆国兴是一种信任和敬佩,认为什么困难在这位老领导面前都能够迎刃而解,穆国兴一定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谢贤生也在默默的观察着这些人,自从两天前穆国兴找他谈过一次之后,他心里始终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认为这么一块大馅饼是绝不会无缘无故的就落到他的头上的。他也知道今天这个会上只要是投票支持了穆国兴,那就是在向别人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他这个本地干部的代表人物、前任省委书记的大管家,已经把屁股坐到穆国兴那一面去了。

谢贤生也很清楚,穆国兴只要是讲出来的话,就一定会做到,对他的工作会有一个很恰当的安排,即便是不能留在本省,最起码也会调往一个比较富庶的地方,位置也决不会太次了。原因也很清楚,中组部那可是人家爷爷管了一辈子的地方,现在人家的父亲还是中央五号首长,这两个大佬随便哪一个人讲句话,穆国兴答应的条件是一定能够得到实现的。

昨天晚上,李胜斌也给谢贤生打过电话,说他已经得到消息了,穆国兴有可能要把他调整到河东省那个穷地方的政协去。只要谢贤生在常委会上要有所表示,二李这一帮人一定会全力支持他,阻止穆国兴这个行动的,让穆国兴在这件事情上吃一个憋。

谢贤生也明白李胜斌的话没有全部讲完,对于谢贤生个人来讲,这只是工作安排上的问题,但对于全省的本地干部来说,那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现在全省的干部都在盯着省委书记,想看看他在今后的人事安排上有什么动作,如果在安排他的事情上出现了问题,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的谢贤生对李胜斌的话也只能是姑妄听之,他知道是谁把罗妙安排到穆国兴身边担任了生活秘书,这个人在穆国兴面前又起了一个什么作用。谢贤生也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