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会儿话,唐氏就叫她安静了。

于是屋里很快就变得静悄悄的,仿佛所有人都在认真的培养着睡意,其实唐烨知道,除了唐蜜,这屋里其他人今晚都不会早睡的。

过了一阵子,就听唐氏小声叫道:“叶子,蜜儿?”叫了两声,见没人应,便开始喊娃儿爹了,唐烨一下来了劲儿,随时准备发出哼哼声。

不想,却听唐氏道:“娃儿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我们不是说回老家才买地嘛?怎么真要待在这儿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还有,李真又是怎么一回事,在我们家不走了是什么意思,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咱们家可没那么多富余的粮食…”

唐烨立马乖乖的一动也不动,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唐高林沉默了片刻道:“我们想回去,是不想离乡背井,但屋里头的人却以为我们没安好心,想分田产,算了,我们就在这儿,懒得生闲气。”

唐烨一听,当下就腹议开了,该自己得的田产为什么不要?凭什么要拱手让给别人啊?你要腰缠万贯做出这幅姿态,人家会说你高风亮节,可你现在这境况这么干,只能让人说你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可惜,奈何自己属于偷听者,唐烨只得愤怒的闭紧嘴巴。

唐氏顿了顿,道:“爹也以为我们是要回去分田?”

唐高林道:“爹一直防着我,你又不是不知道,毕竟我是抱养的,却又进了族谱成了他的长子…”

唐氏又顿了顿,问道:“娘怎么说?”

唐高林叹了口气,道:“娘能说什么?她一向说不起话,二弟和他媳妇在屋里也老受欺负,二弟还是娘亲生的呢…”

唐烨郁闷了,自己爹原来是抱养的啊,难怪不受待见了,这要想分得财产嘛看来难度很高,不知道大清的法律对这是怎么定义的…

而唐高林则开始给唐氏将回乡的具体情况了。

偷听了半天,唐烨经过一番综合整理,外加一点想象,总算将老家的情况勾画出了个大概轮廓,原来老爹是抱养的,奶奶身子一直不怎么好,病怏怏的,嫁给爷爷后又三年都无所出,就抱养了一个,希望自己死后有人哭牌位,不想,抱养了老爹后,当年奶奶不仅没死成,还竟然怀孕了,可是,这时候,风流的爷爷却看上了邻镇的一闺女,对方大概以为奶奶身子不好,怎么也会难产而亡,扶正指日可待,也就勉强同意了给风流的爷爷当妾,好像是因为爷爷有30亩地,在当地是小康人家。

但是呢,谁也没料到奶奶竟然活到了现在,那妾到现在也没能给扶正。

不过,那妾虽然没扶正,但却掌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将奶奶给欺负得够呛。

而且,从唐高林夫妇的谈话中,唐烨了解到,爷爷一家人都要下田干活的,连病怏怏的奶奶和骄横的小妾都不例外,只是在农忙时才请短工帮忙。

而自己爹娘好像是当初奶奶亲生的二儿子要娶妻,家里住不下,必须得修房子,那小妾就是不拿钱出来,爷爷也不开口,无奈,老爹只好只身去开了个路引,出去闯荡了,自己的娘就和奶奶、祖祖挤在了一张床上。

大概后来老爹在外站住了脚,才将娘给接了出来。

而外公外婆那边好像烦心事也不少,而且好像田产只有几亩似的,还在佃旁人的地种,反正说不起话,否则肯定也不会由着婆家这么欺负自己的女儿女婿。

总之,唐烨知道了,自己的各种梦幻全破灭了,唐烨暗暗给自己打气,没关系,反正上辈子也不是富二代、官二代,自己不也混得风生水起嘛,就当重头再来好了…

唐烨正在暗暗给自己鼓劲呢,就听唐氏又问道:“李真是怎么回事?”

原来,李真是唐高林在回兰州的途中的一所破庙里遇到的,李真见唐高林吃窝头眼睛直发光,唐高林就分了点给他,然后两人就聊了起来,原来李真是附近一户人家的孩子,可是亲娘死了,后爹不待见他,打算将他卖了换点银子娶新媳妇,李真就偷跑了出来。

“娃儿妈,我看这娃儿很是老实本分,想起你生蜜儿时伤了身子,怕是很难再怀娃儿了,就想干脆让李真给我们当上门女婿算了…”

唐烨浑身一震,原来天雷还没收工啊…

唐氏沉默半响:“也许我还能生呢…”

唐高林道:“哎呀,命里莫得不强求,我们还是早做准备的好,在这里我们毕竟是外来户,冒然找个上门女婿没准还得受人家的气,这李真心眼实在,我们也算对他有恩,日后我们就将他当儿子来养,想来他会孝顺的,也会对叶子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