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部分 (第2/4页)

片负责,就是说,红莲河在谁的区域范围就是该区的同志们负责了。简单打个比方。比如说刚才讲到的省军区招待所的事,就得由天东区的吴带领同志们去负责弄下来。

当然,区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管的是不是?你们先出面,如果遇上实在棘手的大问题,区政府会派出一位负责领导配合你们把事解决下来。

而且,在财政一块是以包片区的财政为主的。在这一块上,区财政也会协助出资。打个简单比方吧,比如省招待所愿意分割一块拓宽成红莲河。他们提出要求要一千万,这一千万资金百分之80将由包片区的财政局出钱。

而红莲区财政局也会慷慨解囊,补贴百分之20左右。同志们,不要小看这个百分之二十。

你要想想,红莲区有什么钱?而且,红莲区财政局面向的是全区,不是一个省委招待所,处处都要用钱。”王大中虽说脸色严肃的在讲这些,实则这厮心里早乐开花了。因为他发现,丁冒天等人那脸皮都在跳动着,估计已经到忍耐的极限了。

果然,吴青松憋不住了。既然王大中举的例子是省军区招待所,那就是他的地盘了。这厮冷笑道:“慷慨解囊,我们可是负担了百分之八十。这钱去啥地方来,就拿省军区招待所来说,没有几千万绝搞不下来的。光是一个招待所我们区财政全投入进去,估计干部职工们全得喝西北风了。”

“老吴,你那个还是小项目了。我们船政学堂刚才王区长没举例子。我想,那是王区长不敢举例了。

船政学堂是以前的宏港造船厂。虽说造船厂大部分地盘都给别人占了,那个是历史原因,也无可厚非。

就是剩下的地盘也足够我们宏都区财政局掏空三年的掏包。难道真要让宏都区的广大干部职工们三年喝西北风,那不成人干了?”丁冒天装得一脸讶然样子,实则也相当的难看,配合吴青松夹击起了王大中。

“唉,不光是这些,红莲河要打造成‘生态人文带’,需要付出的太多了。我都不敢想象这个方案能否执行下去。

从咱们三个区的现状来看,难度太大了,几乎是不可能把红莲河扶起来的。”蔡庭讲到这里看了叶凡一眼,又说道,“不是我们不拥护上级的指示,实则是这个方案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将要遇上的困难太多了。

拿我们马港区来说吧,去年在顾市长高调指导下咱们没有条件也上了。为了迎接中秋灯会,特地在红莲河上建了几座桥。

当时主要是为了举办灯会,也花了几百万。不过,桥当时没有考虑到用作汽车过道,所以,桥面很窄,桥体也不高。

如果红莲内河要作为景观生态人文长廊,那以后肯定要行船的是不是?我不敢想象那船能从低矮的桥下穿过。”

“当时这桥建来就是为了观灯吗?”叶凡哼道,心里很是不痛快。想不到顾一武同志当时留下的后遗症还真是不少。东一锒头西一铁锹和到处都是祸根子,简直就是一颗颗的地雷埋着随时都可能踩爆的。

“嗯,顾市长说是盘活红莲河,打造红莲灯会。当时造了几座小桥,临时头还建了几座三层的楼房作为领导来观灯时的临时落座之地。

而且,是从红莲河中打钢筋混凝土柱子悬空建上去的。观灯完后反正也闲置着,所以就给租了出去。

他们拿去开小酒楼倒不错。如果按这个方案落实,那几座三层楼房全得拆了。

浪费钱不说,人家签定了三年合同的现在才过去几个月时间,如果要硬是拿回来,还给付租房老板的违约金。

因为当时他们为了开店,对楼房进行了装修和改造。按理说咱们区政府也能赔些钱给别人,不然,人家会服气才怪?”蔡庭说道。

“老蔡,那楼估计没办法拆了。”这时,组织部长林凯歌淡淡哼了句话出来引动四座。

“不能拆,什么意思?又不是文物?”叶凡皱了皱眉头,问道。

“叶,那五座楼虽说不是文物。不过,当时来观灯的领导可是相当的多。顾市长面子很大,居然从京里请来了几个领导。

结果,京里的领导到了,省里的领导当然也下来作陪了。当时京里领导还夸奖顾市长会办事,在保护文物,促进红莲河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下去方面做得到好。

希望水州市的领导能发扬顾市长作风,敢把钱投入到不赚钱的人文历史,对咱们华夏传统灯节的保护上去。

因为,红莲河灯节在明朝那个时期也是水州一景的,传说当年盛况空前。每次遇上灯节,到处张灯结彩,有水州空巷的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