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页)

名字是因为她而来的。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帝国正称雄欧洲,皇帝奥古斯都派驸马阿格里帕挥师北进,抵达莱茵河边,与河东为数众多的日耳曼部落隔河对峙。阿格里帕招募盟友乌比尔部落到河西来建起军营要塞,共同防守新开拓的边地。又过了几十年,营寨四周渐成街市。这时,阿格里帕的外孙女,出生于此地的阿格里庇娜已经登上了皇后宝座。她恳请皇帝把自己的故乡升格设市。于是克劳迪一世下诏,授予此地罗马城市的权力,并定为名为科隆尼亚·克劳狄·阿拉·阿格里皮内西姆。这市名虽长,却道出了城市的历史渊源。科隆尼亚意为罗马人的拓居地,克劳狄是皇帝名,阿拉是乌比尔冲淡落的祭坛,阿格里皮内西姆则是皇后名加词尾变化而来。天长日久,这冗长的市名遂简化为科隆。

从皇后到皇太后

成为皇后的阿格里庇娜,为儿子请来了当时有名的哲学家辛尼加作家庭教师,因为她深知,只有让儿子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能让他更加有资格掌握权利甚至是吞下整个罗马帝国。为此,她甚至不惜和辛尼加发生肉体关系来取悦他,如果利剑是男人的武器,那么在荒淫的罗马乃至整个历史进程中,肉体就是女人的杀手锏。阿格里庇娜为儿子做的这些牺牲,与其说是为了儿子的前途,还不如说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布下棋局。

当已日呈老态的伯父在他身边的女人显现他虚弱的本质时,阿格里庇娜在笨伯的拙憨的举止和错乱的言语中,看到了梅莫利雅曾经看到的失望,一个仍然对性有着热切渴望的女人是无法容忍枕边人的夕阳迟暮的。死亡的阴影随着克劳迪的年龄的不断增大中变得越来越清晰了。阿格里庇娜开始在不安与兴奋中盘算她今后的生活,威权和财富与克劳迪的生死的关系。失去皇帝的皇后的处境往往是异常的悲凉,可能是再一次被流放,这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在她的哲学里,人不能走回头路,而另一种假设——死亡,也是一种毫不为过的猜测。毕竟,早已是浮生千山看遍,阿格里庇娜,需要寻找一个能够保证她此后权利的人,而唯一能够笑对政治风去移易的办法,乃是将皇后两字改为三个字——皇太后。她的儿子尼禄渐渐成大的身影在她的头脑中不断的显现出来。

阿格里庇娜早年曾经以刚出生的儿子需要命名为借口,希望能够寻求贵为皇帝的哥哥哪怕是口头上庇护,她希望她的儿子也能叫卡利古拉,但却被冷淡的拒绝。卡利古拉冷笑得说道:“还是请用那个人的名字吧。”他的手指向的正是伯父克劳迪。当时,无论是皇族还是社会上的人,都认为克劳迪是个“愚笨的人”,所以阿格里平娜没有听从皇帝的建议。这个小故事说明阿格里平娜在儿子刚一出生时就已经在盘算着应该让他成为未来的皇帝了。她想让儿子用皇帝的名字命名,并因此而和皇兄套近乎,可是皇帝却把话头岔开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小家伙(尼禄)成为罗马皇帝”。——卡利古拉可能是这样想的,所以才说了那样令人难堪的话。或许,这对伯父和侄女在早年便颇有交情,皇帝才会如此说。而在此风云渐劲的关口,阿格里庇娜自然更是会倾力抓住机会。克劳迪皇帝本和梅莫利雅育有一女一子。女儿叫渥大维亚,是个安静温柔的女孩;儿子叫布里塔尼库斯,学识品行都很值得称道,本来是顺理成章的皇位继承人。但子以母贵,布里塔尼库斯自从他母亲被废最后被杀害以来,便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和宠爱,幸而,阿格里庇娜并非艰恶刻薄之人,终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后母残酷的骂名,至少她没有狠毒到千方百计去害死这个最有潜力的王位继承人,又或者她试图谋杀过,但是没有成功,从而秘密逃脱了。

阿格里庇娜先是以传统为理由,软硬兼施,眼泪涟涟地请求克劳迪将尼禄认为养子,以保护他们可怜的母子,不被人视为私生子而备受屈辱,当然,不也会遭到外人讥讽皇室刻薄,只认自己的儿子,却对妻子的儿子冷眼相待。意料之中,笨伯很快地答应了,并为认尼禄为养子召开了盛大的宴会,这个男人,注定要三番四次的被女人玩弄于手掌之中。不久,在阿格里庇娜的安排下,渥大维亚和尼禄订婚了,这场婚姻纯粹是为了同克劳迪沾进一步的亲缘关系,尼禄显然对这位他名义上的姐姐没有任何爱慕和兴趣,但是这份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婚姻在当时却是非常必要的,它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尼禄的命运。这场婚姻让他的母亲阿格里庇娜施展了她堪称艳惊史册的手段技巧,我们可以想象她无数次对那个软弱的皇帝施展媚术,在床榻上温柔缠绵才一步步掌握了主动权。从伦理上来说,渥大维亚和尼禄属于兄妹关系,不能结婚。但是他们的长辈已经完全触犯了伦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