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2/4页)

上却不敢反驳半句,委委屈屈告退离去。

“站住!你到我房间来,我有话要说。”马秀英看李儿不岔的模样,又想起昨晚的事,怒火中烧。她不屑与人争风吃醋,又顾虑朱元璋的感受,所以一再包容李儿。然而李儿得寸进尺,竟敢在朱元璋面前挑拨是非,再不给李儿一些教训,只怕李儿真当她是面人捏的。

李儿顿时惶恐不安,一直以来马秀英对她总是一副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的模样,她还是第一次见到马秀英如此疾言厉色。她冲着身边的红豆、蚕妞使眼色,要她们快去通知朱元璋。她一个小妾没有反抗主妇的资格,只有靠朱元璋保护了。

进了院门,马秀英就喝令李儿跪在地上。

李儿不敢不从,虽双膝着地,脸上却带有明显的愤慨和不平。她身后的红豆见状,双腿发软,汗流浃背,一哆嗦也跟着跪下来。

马秀英一言不发,就要进屋。

李儿涨红脸,咬牙嗫嚅道:“夫人可否告知贱妾错在何处?”

收拾一个小妾,还轮不到马秀英亲自动手,她头也不回,冷冷说道:“逊影,你告诉李姨娘,她犯了什么错。”

逊影早就看李儿不顺眼,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她,鄙夷道:“夫人的事岂容你乱嚼舌头,夫人念你是第一次犯错,只罚你在太阳下跪两个时辰。”

李儿脸上的血色刷的褪去,一张脸苍白得吓人,她没想到自己昨夜议论马秀英烫伤的事竟然会传入马秀英耳中,这说明她的一举一动都在马秀英的监视下,那她以往那些小心思岂不是也早被马秀英洞悉?明媚的阳光照在她的身上,她只感到周身发寒,恨不得就此昏过去。

马秀英的性格受前世影响,做事喜欢直来直往,最讨厌与人勾心斗角,特别厌恶后院那点鸡毛蒜皮的琐事,她借逊影的口明明白白告诉李儿:你安分,我就让你过好日子,你不安分,我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一心救主的蚕妞在厅外徘徊,只等朱元璋议完事就上前禀告李姨娘被夫人带走的事,结果等到天黑都不见朱元璋出来,只得继续在花园里画圈圈,不知不觉等睡着,还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大包。

第一百六十章 李善长毛遂自荐

此时朱元璋正和冯氏兄弟侃侃而谈,从横涧山局势一直说到定远窘况乃至天下大势。他牢记马秀英的教诲,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很是敬重地请教道:“如今定远城里百姓和部队家属时有冲突发生,我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冯国用沉吟片刻,说道:“部队家属也算百姓,属下认为,百姓以教化为主,军队以管理为主。若只是单纯的百姓冲突,不妨交由刑司衙门处理,若是有军人以势欺人,就该受军法处置,并且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因为百姓最大的恐慌就是来源于军队的威慑,如果军队长期滥用武力势必激起百姓的反抗。”他和弟弟冯国胜其实早几天就已经率众前来投靠朱元璋,不过两人并未马上求见朱元璋本人,而是先在定远了解局势,结合现状总结出一系列应对之策才带着满腹对策登门拜访。

冯国胜补充道:“以属下之见,大人应该向外扩张势力。定远虽好,却并不是一个兵家之地,没有天险要塞作为屏障,很不适合防御或进攻。”

朱元璋暗暗点头,他经马秀英劝说已有扩张的意愿,此时冯国胜的建议不谋而合,愈发让他坚定出征的决心。他没有急着下定论,又抛出一个问题,“两位果然是饱读诗书,见解不凡的贤才,敢问怎样才能平定天下呢?”

冯氏兄弟相互看看,慎重地问道:“恕属下冒昧问一句,大人是以大元帅马首是瞻还是欲执掌牛耳?”这话问得很大胆,是问朱元璋甘愿为郭子兴效力还是打算自己做老大。冯氏兄弟虽然听出朱元璋有夺天下的意愿,还是决定问清楚再做决议,因为不同的答案关系着不同的命运啊。

朱元璋笑笑,避而不答,“我离开濠州的时候只有三十个将士跟随,如今虽有数万人,离平天下还远着呢,倒是我多想了。”他早就对郭子兴死心,如何还肯对郭子兴马首是瞻,只是他的军队现在还挂在郭子兴名下,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是不能说出口的。

冯氏兄弟听懂了其中的意思,朱元璋说离开濠州只带三十个将士意思是他的军队跟郭子兴无关,自然不甘再受郭子兴驱使。他俩脸色一正,俯身下拜,口中的称呼都变了,“主公毋虑,长江以南的集庆是虎踞龙盘的战略要地,而且是历朝的都城所在,应当先取集庆作为基地。随后派遣将士四处征战,救民于水火之中,同时倡行仁义,不贪恋女色和钱财,使天下归心,这样就能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