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 (第2/4页)

,仔细打量,“军中风餐露宿,瞧你们都瘦了,我不在你们身边,你们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啊。遇事要多想想,不要冲动。实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捎信给我或者跟最信任的人商量,千万别学文正……”说到这里,马秀英眼圈红了,沙哑着喉咙讲不下去。

“舅娘别伤心了,”本来李文忠不打算在马秀英面前提起朱文正,可是马秀英先提起,他就忍不住拽紧拳头问道:“文正哥真的反叛了舅舅?”

马秀英垂下眸子,遮住眼中的痛惜,“他没有真正背叛你舅舅,可是他不该赌气暗中和张士诚书信来往,都是我以前太惯着他了,令他骄纵奢淫,反而害了他。”

“舅娘,这都是文正哥自己的错,怎么能怪到您的身上。这些年您对我们情同母子,没有你和舅舅就没有我们。您千万别为此自责,伤了身子。”听到朱文正反叛之事不是空穴来风,李文忠颓废地松开拳头,打消了原本准备央求马秀英劝说朱元璋释免朱文正罪行的念头。

“算了,不说这些了。”马秀英擦擦眼睛,打起精神说道:“你们有时间去看看文正,劝劝他,不要让他留下心结,安心悔过,没准哪一天王爷大赦天下就能放他出来了。唉,叫他别担心家人,只要有我在一天,就没人敢欺负他娘和铁柱。”

王氏虽是朱元璋的长嫂,对儿子落到软禁的下场也只能是暗地里饮泣,而不敢声张。马秀英去安慰过几次,奈何王氏牵挂儿子,郁郁寡欢,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恐怕是难以好转了。这个消息马秀英却不敢在李文忠和朱沐英面前提,如果传进朱文正耳朵,那孩子怕是更加难受。

李文忠和朱沐英本就想找机会见见朱文正,立刻应道:“舅娘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劝说文正哥放下心结,你也别再为文正哥的事情难过,标弟他们还要你照顾呢。”

两人安慰了马秀英一阵又去朱元璋跟前回话。

听闻马秀英让他们去见朱文正,朱元璋沉默了半晌,默许了两人的请求。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外甥侄子的猜测

李文忠和朱沐英得了探视手令立刻快马加鞭赶到桐城,这里已被朱元璋收复,许多百姓因为能够重返故里,不再被元人欺压,不再经受战火,个个脸上都流露出平和安宁的笑容,叫卖声、吆喝声络绎不绝,相信过不了几年,这座城市就会重新繁荣起来。

然而在内城中有一处深巷高墙的府邸却是桐城百姓的禁地。府邸的正门从不打开,周围有许多面无表情的士兵守卫,百姓只见到蔬菜瓜果整筐地从后门抬进去,却从不见任何人出来。有好事者欲靠近,就会被士兵无情地驱赶。后来有消息灵通的人士打听到当天囚车入城的情形,才得知原来这里关押着一个犯罪的大官,于是百姓对这座府邸更是避若蛇蝎。

李文忠和朱沐英来到府邸,周围冷冷清清,一片肃然。两人递上朱元璋的手令,士兵审核确认,才放他们进去。

“文正哥,你怎么这么糊涂啊?”纵然责备已经无济于事,李文忠、朱沐英还是忍不住数落道。

朱文正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不愿多说。他穿了一件灰色长袍,袍子又皱又折,污迹斑斑,脸上的胡须长长短短、凌乱不堪,腮边还拖着一条鲜红的新伤口。

李文忠眼尖,看见伤口怒道:“这是怎么回事?可是外面那些士兵动的手?”虽然朱文正现在的身份是个罪人,可是朱家的人怎么也轮不到外人来欺负。

朱文正摇摇头,摸摸伤口自嘲道:“只要我不出去,外面那些士兵倒也不敢乱来。听说你二人前来看我,仓促间我想把胡须刮掉却不慎伤了面颊。”

士兵知道他的身份,又得了桐城知县授意,不会伤害他。况且世事无定,万一哪天朱元璋想起这个亲侄子,一声令下让他恢复官职,重新风光八面,也不是没有可能啊,所以府里的人和外面的士兵还算相安无事。

朱文正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李文忠、朱沐英听得异常心酸,一个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居然落魄到这般田地,连刮个胡须都要自己动手,可想而知朱文正现在的生活有多糟糕。

朱文正看着面前二人心如刀绞,曾经这两位弟弟都是跟在他的后面,以他马首是瞻,如今他却成了被同情的对象。特别是他们脸上的悲恸深深刺痛了他已经麻木的灵魂,让他再度感受到一种刺骨的绝望,他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一点勇气突然烟消云散,近乎粗暴地吼道:“你们走吧,以后不要来看我了。”

“文正哥,你娘……”朱沐英还想说什么。

李文忠一把拉住他,拼命使眼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