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2/4页)

打在了大梁骨上,当即趴在地下,爪子抓了几抓尾巴甩了两甩,翻了两个滚儿,断气了。这两个黑大个用脚踢了踢这只虎,嘿嘿地笑了: “好了,没气了,嘿,这头牛也死啦!该咱哥俩走运,一块捎着它!”

就看一个黑大个从腰里掏出一根绳子来,把虎和牛拴在了一起,留出一段绳子,扯过来往肩头上一搭, 一用力拉着这虎和牛就走。

延昭在旁边一看,暗想,这两条汉子,象铜打铁铸地一样,打死老虎,又能把虎和牛一起拉走.足见他二人力量过人,这俩人要是投军入伍,征战辐场,必是独挡一面的勇士,杨延昭看上这两个黑大个啦。他把已搭在弦上的狼牙箭换了一支燕尾箭,燕尾箭的箭头,就象燕子尾巴相似,两叉的。他把燕尾箭搭好,瞄准了黑大个拽老虎的那根绷直了的绳子,嗒!就是一箭,卟!绳子被射断啦。黑大个正使劲拉那老虎和牛哪!绳子一断,扑通!他趴地下啦!“哎呀!这是怎么回事?”他站起身来回头看了看:“哎!建绳子怎么断啦!是老虎咬的吗?”另一个黑大个说: “老虎死了还会咬吗,准是你拉的劲太大啦!”

这工夫杨延昭催马来到了二人的近前,眺下马来拱手一礼,说道:“二位壮士可好?”

“少扯!你说谁装死?”

“你不懂我的南方话呀!我说二位英雄,这头牛,你知道是谁的吗?”

“谁的,老虎咬死我拣的。”

“不,这牛是我的呀。”

黑大个一听。看了看自己的同伴儿,又说道:“牛是你的在哪写着呢?”

延昭说:“我这里有一个牛群哪!不信你看……”

这工夫上树的几位伙计都下来了,跑散了的牛也都给轰回来了。延昭说:“看到没有,我这是五百头牤牛,被老虎咬死一头,还剩四百九十九头,你查一查,一点不会错。”

黑大个说: “行行行,我不识数,也甭查。牛是你的就给你,老虎不是你喂的吧,咱带老虎走。”边说着,那黑大个把拴牛的绳子解开,两手抓住那条死牛的腿,通地下子扔在延昭的面前,“大哥,咱们走。”

延昭说: “且慢,二位英雄尊姓大名?”

“什么玩意?谁能打呜?公鸡才会打鸣呢,我俩就会学驴叫。”

“哎!我是问你们二位,姓什么,叫什么?”

“噢!问这个呀!我姓董,叫董铁锤,他姓宋,叫宋铁棒。” 延昭说:“请问二位家住哪里?” 董铁锤说:“家呀,住在天底下,地上头,山前边,树后头。”

延昭一听这是什么地方?这时候伙计冯江过来了:“任大爷,您别跟他们多废话了,这两位是我们清泉镇长起来的俩孩子,从小没爹没妈,傻乎乎的,大家就知道他俩一个是老董家的,一个是老朱家的。这二位是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从小光者脚丫子满街跑,我小时候常看见他俩。这二位长大之后,倒有膀子力气,五、六个人抬不动的东西,他一个人能弄起来,光有劲儿不行啊!他缺心眼儿,另外他还特别能吃,镇子里头,谁也不敢雇他干活儿呀,管不起饭,吃干饭一顿能吃半桶,吃大饼一顿吃一筷子,吃馒头一顿能吃一扁担。”

延昭说: “这是怎么吃法呀?怎么叫一筷子大饼,一扁担馒头啊?”

冯江说:“一筷子大饼就是把筷子立耶,大饼往上穿,摞一筷子高;一扁担馒头呢,就是把那蒸好了的刀切馒头,从扁担这头排到扁担那头,这就叫一扁担馒头。您想就这个吃茬儿,谁家能养得起,所以后来这哥俩就到山上打猎啦。这倒挺好啊,打了獐狍野鹿,自个就在山洞里架着柴禾烧着吃,他俩给镇子里铁匠炉帮过忙,求人家翁打了一对铁锤,一对铁棒锤,天天拿这玩意打野物,有时候也到镇子里去,但多半时间都在山上。这是两个比较可怜的野人哪!您听他刚才说住在山前头树后头,那真就是他住的地方,他俩住在山洞里。他俩也没有名,就按铁锤、铁棒起的名。”

延昭听罢,暗想,这两个人,如同两匹野马,如遇到有经验的驭手,也可使他驰骋千里,有道是良匠无弃木,今天我且试试看。延昭说:“二位英准,刚才他说的,可是实情吗?”

董铁锤说: “对啦,我听他说得挺明白。”

宋铁棒说:“让我们俩说,还说不那么清楚呢!”

延昭说: “今天我们商量商量,你们俩跟我走好吗?”

“跟你上哪去?”

“跟我放牛啊!我是卖牛的。”

冯江在旁边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