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2/4页)

面的蒋专员,屋子里活跃的空气,一下子紧张起来。有意隐瞒身份以便随意交谈的小蒋也猝不及防,不由得也有些不好意思。这时,恰好公路处派来支援的吉普车开到了,大家便登车告别了老人一家,向大余进发。

夜宿丫山古刹

汽车修好,旅客们登上车,小蒋手痒了,让司机坐在一旁,他自告奋勇要开车。

开到南康城郊一个两旁都是住宅的小村,鸡呀鸭呀扑腾腾地挡道,由于驾驶技术不够熟练,轧死了一只逃躲不及的母鸡,闯了祸只好停住车,派卫士找到鸡的主人,赔了钱,道了歉,然后让原来的司机继续开车朝前走。

按照小蒋预定的日程表,这天的目的地原是大余县政府。下午5时车子开到这个县的丫山山麓,距离县城只有十来里了,他却指点司机停车,率领大家沿着羊肠小径,登上古树参天的丫山,左弯右拐地游览那郁郁苍苍的风景,然后迂回转到一个山门,走过石桥,爬上一段石坡,来到名叫“龙岩寺”的佛寺。

一次平民化的出巡(2)

进了门,赫然一尊盘腿袒腹的弥勒佛,笑容满脸蹲在那里。小蒋风趣地指指它说:“这是我的老乡!”

后来我在赣南采访,这个细节被民间加工得走了样。说小蒋走进寺门见了弥勒佛像,掏出手枪就朝他硕大的肚脐眼开了几枪,以示他是唯物主义者不信迷信。这一掺进意识形态的说法,意在提升小蒋形象,却与事实不符。他小时候是在女人与寺庙的环境中长大的,祖母、母亲都笃信佛教,他也跟着上香敬佛,对神佛有敬畏之心。再说,走进寺庙这化外之地,他是客人,断不会耍专员架子,朝他的“老乡”开枪。

小蒋又兴致勃勃地把大家引进菩萨满堂的大殿。殿内灯烛香烟缭绕,两旁厢房对称;再进,殿后紧接着石砌高坡,拾级而上,一排整齐的僧房,临坡排列。整个庙宇广筑,高大、宽敞、结实,大柱、门房、堵壁,色彩鲜艳,清洁整齐,给人的感觉很不像年代久远的古寺。小蒋升堂入室走遍全寺,好像回到自己的家园一样亲切熟悉。寺院的住持也一见如故,恭敬合掌相迎,毫不见外。

原来一年前,蒋专员在这里举办过干部训练班,为寺院作了修葺整理,因此焕然一新,僧人也成了他的老朋友。

那天晚上,小蒋一行就在寺里食宿,吃斋饭,睡冷板床。同行的人不解地询问他,为什么不按预定的计划赶到大余县去?他便轻声细语可又一本正经地告诉大家:“住在这里还不好吗?既饱览了自然风景,赏心悦目,又享受一宵的清静自由,不受任何干扰。如果急急忙忙赶到县里去,人家兴师动众把你当作顶头上司接待,又怕吃不好,又怕睡不香,劳民伤财,惟恐出力不讨好,何苦呢?”经他这么一说,大家频频点头不吱声了。

一次慷慨激昂的谈话

第二天天还未亮,大家还在呼呼鼾睡,小蒋就起了床,把大家叫醒,迅速利索地洗漱完毕,登车动身,6点多钟便到达了大余县城。真是君行早,县政府还空落落的没有人上班。

这天,正好这个县举行乡、保长都参加的行政会议,蒋专员被请出席了开幕式,并即席讲了话。他慷慨激昂地要求那些参加会议的人,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第一,要注意多数人的利益,不要只为少数人锦上添花;第二,要重视整个国家民族的利益,不要光顾各自的鼻子尖;第三,要为长远的永久的利益着想,不要死死盯着眼面前。他还特别强调每做一件事,要上对得起国家民族,中对得起人民大众,下经得起扪心自问。作为一个县乡工作人员,一个人民的公仆,如果老百姓的痛苦得不到解除,那就是犯下了不能容忍的大罪。

开会前,他没有要秘书为他写讲稿,照本宣科;讲话时,他没有摆出片纸只字,作为发言提纲。在洋洋洒洒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讲话中,他滔滔不绝,出口成章,每谈到一个问题,还得心应手,如数家珍般的列举一些他所掌握的实际事例或数据印证他的论点。他既能说会道,有条不紊,又抑扬顿挫,情绪饱满。他懂得讲演的艺术,深入浅出,把话说得深刻、感人而通俗,娓娓动听有说服力。每当谈到他所深恶痛绝的人或事,就会激动得捶胸跺脚以至声泪俱下。有时,他又忍俊不禁,为他所赞赏、高兴的情景高声叫好,笑逐颜开,使得全场的人,始终聚精会神,肃然静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他的嘴上工夫了得,的的确确要比他的乃父高出多多。

难忘的“金丝被”

在大余城乡视察、盘桓了三天,小蒋一行便忙着前往崇义,那是赣南真正的穷山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