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部分 (第1/4页)
上去,可想而知对待他人会如何了。
这时李博文却是缓缓开了口,“鸿儒到是以为陈兄说的不错,这官场之上,不论官职大小,都有相通之处,便像是巩义县那位县令大人,是不畏权贵?刚直不阿?在鸿儒看来,不过是权势二字作祟罢了。
这么说来,兵部为难于左卫也便不难解释,大人屡立战功,更有擎王保驾之大功在前,让某些人忌惮也就不足为奇。
听闻那位尚书大人可不算心胸宽广之辈,又常以国之干臣自诩,他在兵部失意日久,一朝得志,却又与大人同领拥立之功,若大人是大秦老臣也就罢了,却还年纪轻轻,前程无量。
这样一个人,能不轻视于大人?嫉妒于大人?
李严蓄此人又自不同,老于官场。善于左右逢源之道,虽然不可信任,但却不会如李承乾般嫉贤妒能,不能容物,效那小人得志之状,且此时正是其失意之时,大人稍微示好,定能得其助力。于大人是有莫大好处的,不过皇上那里……”
“说到这个,惜身却要为大人引见一人,说起来,这人大人也见过的,翰林待诏,渠远伯李士芳,大人可还记得?”
赵石哪里会不认识这人?说起这人。赵石头一个想到地就是这位翰林待诏大人到军前传旨,却差点遭了一群贼和尚的毒手,弄得个狼狈之极,在杜山虎他们这些人中间,传为笑谈。
两人到也深谈过两句。不过也只相处了几日功夫罢了。
微微点了点头,在与人交往上,赵石还显有些迟钝,眼光中露出些疑惑。
陈常寿看在眼里。笑着继续道:“李士芳乃皇上近臣,虽说大秦历代先帝都不好声色诗乐,唯才是举,所以朝中大臣也少有将文章写的花团锦簇之人,但翰林待诏却是例外,非有好文采不能任之的,如今这位李大人更是其中翘楚,皇上龙潜之时便交往甚密地。虽说君臣有别,但真要说起来,大人与李承乾有君臣之份,但皇上与李士芳则是亦师亦友……
这么说,大人可明白此人在皇上心中的分量?”
话说到这个份上,若是赵石再不明白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眼光闪了闪,却摇头道:“李士芳又怎么会在此事上帮我?”
陈常寿和李博文都笑了起来。眼睛却是看向张世杰。“张兄和李士芳乃是至交,又有同窗之谊。这事还要看张兄的……”
张世杰抿着嘴唇,脸色并不好看,不过最终还是无奈道:“哼,他与我虽是同窗,但他与陈兄好像交情也非泛泛吧?诗歌唱答,观花饮酒,好像比我还要契合三分的……”
“张兄又何必推辞?我两人与他不过是见过数面,谈过些诗词文章,要说知己,还差的早呢,到是张兄与他相交至厚,他又知道你的为人,但要张兄开口,他万万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不然……惜身只好代大人挟恩相求了,那样岂不是落了下乘?”
说到这里,转头向赵石笑道:“听说大人在阵前逮住了几个贼和尚?还将他们交给了李士芳,这事可是有的?这事说出来,恐李逸书恼羞成怒啊……”
听了他这话,张世杰脸色更黑了三分,愤愤道:“好了,陈兄果然是心有九窍,张世杰甘拜下风,此事就由我去相求,但若不成,却也怪不得我。”
“哪里,张兄大才,只要尽力而为,哪儿不成地道理?”
“不过,还要看大人去拜访李严蓄的结果如何,不过以惜身想来,李严蓄断然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道理的。”
他这一阵安排,却是信手拈来,从容自若,很有些滴水不漏的意思,赵石也是暗自点头,府里有这样几个头脑清醒之人在,果然省了他不少麻烦,只是心里还有些别扭,不过他也想通了,既然要娶李家的女人,与李家不相往来便有些困难,李严蓄上了自己的船之后,这亲事好像也就少了不少的阻力地。
“大人进宫可见过了陛下?对于大人擅离职守地事情陛下怎么说?”
“见过了,后日上殿面君,要当庭挨上十下板子,到也没说别的。”
听他这么说,其他几个都有松了一口气地感觉,圣眷还在,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南方战事在即,大人可有到南方领军地心思?”
“没,陛下到是问过,不过被我推辞了。”
张世杰和李博文听了都有些不解,甚至露出些惋惜的神色出来,唯有陈惜寿抚掌而笑:“大人英明,不骄不躁,审时度势,大将之风成矣……”
“哦?”赵石愣了愣,随即心中便有些好笑,这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