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 (第2/4页)

 皙子 这些报纸怎么都是五六天前的 没有最近几天的么

杨度摇摇头: 没有 《申报》、《字林西报》等报纸都是在上海印行 然后由江轮送到成都 再发售到蜀中各地 如今湖北战火正烈 而且现在四川也乱成一团 绵州与成都的路早断了 哪有近期的报纸

孙元起想想也是 又道: 绵州距离成都近在咫尺 如今电报、电台又那么发达 总该有些什么消息吧

杨度有些讷讷地扇了几下扇子: 刚才光顾着找报纸了 居然忘了这茬事儿

孙元起哈哈大笑: 算无遗策的杨贤子居然也有顾此失彼的时候

杨度也打了个哈哈: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那我现在就打听消息去

孙元起道: 如果你出去的话 顺便给赵景行、阎锡山发电报 看他们到哪里了 顺便问问有什么困难没有 要不要我再和陕西地方沟通一下

杨度滞了一下: 只怕他们现在已经进入蜀道了 蜀道险峻 人烟荒芜 即便我们发电报 他们恐怕也收不着吧

那就问问陕西地方 看他们是什么时候进山的

无奈之下 杨度只好闭嘴出门打探消息去了

杨度离开没多久 孙元起暂住的绵州府衙外来了一位访客 径直往院中走去 守门的兵丁立即持枪喝道: 站住 干什么的

那人愣了一下 才若有所失地笑道: 我姓杨 想拜见总督孙大人

门卫翻了个白眼:姓杨很牛么 如今绵州上下想拜见孙大人的海了去了 能从府衙一直排到城门外 可有谁敢直接往里闯

那人见门卫爱理不理 只好又解释道: 我是内阁总理袁大人的信使 想拜见总督孙大人

门卫觑了他片刻 伸手道: 那拜帖呢

呃…… 那人愣住了 然后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塞到门卫手中 拜帖忘带了 还望通融一下 你只要和孙大人说‘多谢当年五万美金’ 他定然会见我的

门卫捏了捏手中的银子 才微微点头: 你在这里候着 我去府里通报 至于孙大人见不见你 就看你造化了

孙元起正在翻阅过期报纸 听闻门卫说有人自称 内阁总理袁大人 信使 还 多谢当年五万美金 不觉心中一动 连忙让人把他领进来

来者是五十岁上下的小老头 见了孙元起也不跪拜 只微微一躬: 在下杨士琦 字杏城 奉内阁总理袁大人之命 前来拜会孙大人

来人一口江淮方言让孙元起暗生了几分好感 顾不上问袁世凯最近的战况 先说道: 杏翁 你籍贯也是江淮一带的吧

杨士琦点点头: 大人高明 在下正是安徽泗州人 …;

孙元起急忙起身: 我叔祖父孙文正公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 我则是江苏淮安府人 你老家正好在凤阳与淮安之间 如此说来 我们还是乡邻呢

杨士琦装出一副惶恐的表情: 文正公是帝师、大学士 大人是总督、内阁大臣 杨某岂敢高攀

寒暄之后 孙元起才问道: 杏翁 你是什么地方过来的 袁大人什么时候做的内阁总理 现在武汉战事如何 我刚从秦岭过来 这些天来音信皆无 只能靠翻翻这些过期的报纸得些消息

杨士琦道: 回禀大人 我是五天前 也就是11月5号晚上 从汉口溯江而上 前些日子 袁大人已经督师收复汉阳、汉口两镇 与革命党隔江而望 因为北方有事 庆王宣布内阁总辞职 朝廷于三日前任命袁大人为内阁总理

孙元起心中大石稍稍落地:总算没有因为自己这只蝴蝶 而让革命党功败垂成 接着又问: 那北方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 又有哪些省份宣布独立

杨士琦偷偷用眼角看了孙元起一眼 才答道: 这几日以来 先是陕西、山西宣布独立 接着滦州第二十镇、第二混成协举行兵谏 随后驻防石家庄的第六镇举义 和山西新军组成燕晋联军挥师北上 现已抵达保定一带 与滦州驻军南北呼应 京师一片混乱 姜翰卿奉命率毅军入城戒严 袁大人也准备率军沿着卢汉线北上

孙元起不觉惊讶出声:这可真是 山中方七日 世上已千年 啊 他随即便关心起自家的事儿来 急忙问道: 那京师混乱 杏翁有没有听说经世大学如何 还有 陕西、山西宣布独立 那我们第四十四混成协有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杨士琦更加惊愕 不由得仔细审视孙元起的表情 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当下有些踌躇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孙元起的问题

见杨士琦欲语还休 孙元起的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