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2/4页)

就跑去找首辅方从哲:

“皇上生病了,你应该去问安。 ” 方首辅胆子小,脾气也好,面对这位小人物,丝毫不敢怠慢: “皇上一向忌讳这些问题,我只能去问宫里的内侍,也没消息。 ” 朝廷首辅对七品小官,面子是给足了,杨先生却不要这个面子,他先举了个例子,教育

了首辅大人,又大声强调: “你应该多去几次,事情自然就成了(自济)!” 末了,还给首辅大人下了个命令: “这个时候,你应该住在内阁值班,不要到处走动! ” 毫无惧色。 根据以上史料,以及他后来的表现,我们可以认定:在杨涟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

为国尽忠,匡扶社稷。 事实上,在十几天前的那个夜晚,这位不起眼的小人物,就曾影响过这个帝国的命运。 万历四十八年(1620)七月二十一日,夜,乾清宫 万历就快撑不住了,在生命的昀后时刻,他反省了自己一生的错误,却也犯下了一个十

分严重的错误——没有召见太子。 一般说来,皇帝死前,儿子应该在身边,除了看着老爹归西、嚎几声壮胆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意义——确认继位。 虽说太子的名分有了,但中国的事情一向难说,要不看着老爹走人,万一隔天突然冒出几份遗嘱、或是几个顾命大臣,偏说老头子临死前改了主意,还找人搞了公证,这桩官司可

怎么打? 但不知万历兄是忘了,还是故意的,反正没叫儿子进来。 太子偏偏是个老实孩子,明知老头子不行了,又怕人搞鬼,在宫殿外急得团团转,可就

是不敢进去。 关键时刻,杨涟出现了。 在得知情况后,他当机立断,派人找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王安。 王安,时任太子侍读太监,在明代的历史中,这是一个重量级人物。此后发生的一系列

事件里,他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而在那个夜晚,杨涟只给王安带去了一句话,一句至关紧要的话: “皇上已经病得很重了(疾甚),不召见太子,并不是他的本意。太子应该主动进宫问候

(尝药视膳),等早上再回去。” 这就是说,太子您之所以进宫,不是为了等你爹死,只是进去看看,早上再回去嘛。 对于这个说法,太子十分满意,马上就进了宫,问候父亲的病情。 当然,第二天早上,他没回去。 '1407' 朱常洛就此成为了皇帝,但杨涟并没有因此获得封赏,他依然是一个不起眼的给事中。

不过,这对于杨先生而言,实在是个无所谓的事。 他平静地回到暗处,继续注视着眼前的一切。他很清楚,真正的斗争刚刚开始。

事情正如他所料,蒙古崔大夫开了泻药,皇帝陛下拉得七荤八素,郑贵妃到处活动,李选侍经常串门。 当这一切被组合起来的时候,那个无比险恶的阴谋已然暴露无遗。 形势十分危急,不能再等待了。 杨涟决定采取行动,然而现实很残酷:他的朋友虽然多,却很弱小,他的敌人虽然少,却很强大。

周嘉谟、刘一璟、韩爌这拨人,级别固然很高,但毕竟刚上来,能量不大,而郑贵妃在宫里几十年,根基极深,一手拉着李选侍,一手抓着皇长子,屁股还拼命往皇太后的位置上凑。

按照规定,她应该住进慈宁宫,可这女人脸皮相当厚,死赖在乾清宫不走,看样子是打算长住。 因为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可以监视皇帝的一举一动,一旦光宗同志有啥三长两短,她必定是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那时,一切都将无可挽回。 而要阻止这一切,杨涟必须做到两件事情:首先,他要把郑贵妃赶出乾清宫;其次,他要把郑贵妃当太后的事情彻底搅黄。 这就是说,先要逼郑老寡妇搬家,再把万历同志临死前封皇后的许诺当放屁,把郑贵妃翘首企盼的申请拿去垫桌脚。 杨涟先生的职务,是七品兵科给事中,不是皇帝。 事实上,连皇帝本人也办不了,光宗同志明明不喜欢郑贵妃,明明不想给她名分,也没法拍桌子让她滚。 这就是七品芝麻官杨涟的任务,一个绝对、绝对无法完成的任务。 但是他完成了,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 他的计划是,让郑贵妃自己搬出去,自己撤回当皇太后的申请。 这是一个看上去绝不可能的方案,却是唯一可能的方案。因为杨涟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