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 (第3/4页)

……这是我们在新朝的最后功劳了。”

说到这里,杜恭真扫视一眼,见得大部分卫将校尉都三四十岁的人,当下绷住了嘴。

这话,在座的卫将和校尉,都是理解,心里都是一沉。

当时归降王弘毅,的确是迫于局势,眼下看来,这位王上,对待降兵还算宽容,并且如日中天,很有机会争一争天下之主的位置。

但是要想作为降兵,实际上他们都有着担忧,这封妻荫子的机会。

交州虽难,但是只要这次成功,以后就可随老帅解甲。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后面的待遇还是可以期待。

就和老帅说的一样,这也许是最后的机会了。

杜恭真又叹息一声,指着朱信说着:“王上恩典,已经许了我一个郡,朱大人就会是交州九郡的其中一个太守,你给大家说说。”

“是!”朱信先行礼,然后站起来,对着大家说着:“我原本是七品,蒙大帅推荐,现在是五品太守,再加上这次扩军,除了本部,又有一个都,大家都可升官。”

说到这里,目光转寒,扫看众人。

“并且这次去交州,还有着王上十三司的人随行,我在襄阳,因此蒙王上亲自召见,谆谆叮咛,整整说了一个时辰,其中有不少话,是要我亲自带给钟刺史。”

“王上自户部直接拨出来的二十万两银子,由我一手经办,一切衙门都不能过问,免得克扣……”

说到这里,朱信猛的抬高了声音:“王上如此厚待,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这已经用尽了我们以前的情分和功绩,要是我们办事不利,王上诛我们都是天经地义,无人能为我们喊怨,我只能为大家都先准备一口棺材!”

说罢一揖坐下,神态平静如故。

厅里鸦雀无声,静得连一根针落地也能听见。

“嗯,朱大人方才讲的,都是我想说的话!”杜恭真幽幽说着:“封妻荫子,论爵授田,还是下场凄楚,斩首问罪,都由于大家一起选择了。”

说到这里,众人又齐应一声纷纷起身,顿时佩剑碰得叮当作响,应着:“是!”

七月二十八日。番禺城

番禺是老城了,开垦已有五百年历史,已经是熟地,自然不是瘟疫横行之地。

这时,丁虎臣跪伏在地上,听候宣旨太监宣旨。

丁虎臣听完了旨意,心下有些复杂。

枢密使品级是三品,更是管理军事的首官,调他去做枢密使,显然是晋升了,但是和“平蛮将军”这样的实权比起来,枢密使就不能直接掌握军队了。

“大将军,请接旨吧!”宣读旨意的太监见他还在愣神,不禁出声提醒着。

丁虎臣这才清醒过来,忙说着:“臣丁虎臣,接旨!”

恭敬的接过了旨意。

这时,太监去掉了天使的身份,就立刻换了一副笑脸,给丁虎臣行礼:“下官给您道贺了,您现在是晋位武将之首啊不是下官当面奉承,您这福相,日后封公封侯都是有着。”

“你远道而来,实在辛苦,来人,取五百两银子,带回且!”丁虎臣微笑的说着。

将太监送到下面休息后,他坐在椅上,沉默着思索着这件事。

在经过最初惊讶后,他现在就已经平息了。

王上委任枢密使,这是天大的恩典和信任,而且现在争夺天下,自己已经平山间,又打下了交州,再进行下去,只怕会功高震主。

就算王上不会对他起了芥蒂,同僚难免不会心生嫉妒。

想到这里,再看手里的旨意,已是脸上露出淡淡笑容来。

“来人,召集山间各旗统领以上官员,到议事厅议事!”丁虎臣站起身冲着外面吩咐着的说着。

立刻有亲卫去传递命令,他又重新看了一遍手中的旨意,向着议事厅行去。

“见过大将军!”进去时,山间三旗大将,已是在等候着了,立刻行礼。

丁虎臣一抬手,说着:“诸位不必多礼,丁某这次召集你们过来,是有一件大好事,要向你们宣布!”

一听这话,在场的山间族都面面相觑。

看着眼前明显带着兴奋和狐疑的一张张面孔,丁虎臣也没有迟疑,直接取出旨意,当着他们的面,宣读了一遍。

听到给他们的封赏,在场的山间族人,都欢呼谢恩。

“你们的封赏,不仅仅在这道旨意里,而且有专旨,这要你们带着本部去襄阳,自然有着封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