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2/4页)

讲不当讲。”

杜恭真看向他,沉声说着:“你我叔侄无须客套,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

“诺。”杜冉恭敬应声,一双眸子闪烁生光,一躬身说着:“可是这王弘毅领兵二万前来,那大哥怎么办呢……”

这大哥就是杜恭真的长子杜善,表面上,杜冉一直恭谨有加,因此直接用杜善的名义。

“嗯,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杜恭真按捺着心中焦躁,缓缓迈着方步,说着。

杜冉却说着:“我刚去见了军营,这魏军也损失不小,但是毕竟还有二万五千的正兵,而王弘毅也有二万,这时最好是坐山观虎斗,让两镇决战,若是损失巨大,叔父就可游刃有余处置了。”

听完杜冉计划,杜恭真沉默片刻。

“你是说以城中动乱为由,静等两军开战,待局势稳定下来再做定夺?”

坐守渔翁之利吗?

杜恭真垂下眼眸,掩饰住自己的波动。

杜冉所提建议,的确令他很是心动,同时有些疑惑,在他印象中,这位亲侄一直都是勇将,难道之前一直看错了?

而杜冉却显然未想到叔父会因此对自己产生疑心。

“恩,你提的建议甚好,容我安排一下。”沉思片刻后,杜恭真同意了这个建议。

拱手将基业交与外人,他心里又怎会甘愿?

不到最后时刻,杜恭真不会痛下决心,这也算是他的执着。

更远处,此时,一处城外的空地,已经人声鼎沸。

王弘毅已经明确,这将叫“褒忠祠”,而素儿也选了地点。

在设计中,每县每府,都有着褒忠祠,地点就是选择着一些适宜的地点,这都是由咒禁司来处理,当然以后说不定由风水司来处理。

按照设计,正祠主体建筑,只有一个巨大石牌,上面雕刻着战死将士的名字,这石碑巨大,可容纳千个名字绰绰有余。

若是容纳不下,就会建新的褒忠祠。

就具体这第一个褒忠祠来说,位于一处小山,分成二处,前面是正祠,和地球上烈士碑有些不一样的是,这褒忠碑,是建立在堂中,受百姓香火。

后面的山坡是坟场,按照军制,为了避免瘟疫,卫将以下都会就地掩埋或者焚烧,带着骨灰回去。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就是王弘毅早有远谋,已经发派了将士身份牌,日后战死,只要对照着铁牌,就知道姓名、职称、还有着家属地点。

因此可以焚烧着,一一把骨灰和铁牌放到盒子内,运回去,这个正祠后面的山坡,就是埋葬骨灰的地点。

当然,这也是抚恤的证据。

“大人,开工吗?”这时,就有人问着,这工程实际上不大,就一个主体建筑,以及一块石碑,上百人一起动工,十天就足够了。

“开工吧,各府各县,都要建立,等将军凯旋,这战死将士都要用到。”素儿吩咐的说着,她已经马不停蹄的在各府各县,都规划了地点。

“是!”众人应着。

顿时,几个工匠,已经开始挖土,并且以酒水浇灌,这就是祭祀,说明现在就动土开工了。

第九十九章 悬首(下)

“轰!”

红泽城,密密麻麻都是攻城的正兵,投石机以烧红的石块,猛的抛了上去。

“轰!”的一声炸开,硝烟四起,血肉横飞。

“射!”箭矢飞蝗一样在空中交换着。

“擂石准备,放!”

擂石从城上抛下,重重的往云梯上砸去,一片惨叫声。

“金汁准备!”这时,大批的人,都抬着大锅,里面烧的都是沸滚的粪汁,恶臭冲天,只是现在这些守城的人,都完全不顾。

他们个个伤痕累累,眸子里充满着血丝,只见一声令下:“放!”

上百锅沸滚的粪汁,如一道道瀑布一样倾下,几乎瞬间,下面传来了一批惨绝人寰的叫声。

就这一下,数百个云梯上攀爬的敌兵,顿时发出惨烈的嚎叫,在上面还可,直接自云梯上摔了下去,在下面的人,被沸滚粪汁浇灌,全身嗤嗤冒烟,有几个脸上顿时化开,连里面的白骨都看得见。

这些人滚在地上惨叫着。

一声号角,敌兵潮水一样退了下去,又一波攻击,被抵抗了下去。

杜冉在城墙口站了起来,喘息着,凝视着天上的东升的太阳,阳光灿烂,洒在了城上,城上他的周围,只有寥寥三四百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