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小四来了。”柳五扯了扯嘴角,算是打了个招呼。

木头被柳五的两个弟弟抬走,喜庆靖走了过来:“家里出什么事了?”

“爷爷,你和爹都没回家吃饭,奶奶担心你们,让我来看看。”喜清欢本来想说自己家的打铁棚被刮翻了,可抬头一眼人家这家被刮得不成样子了,便改了说辞。

“我们没事儿。”喜庆靖摆摆手,叹了口气,打量了一下院了,对喜清欢说道,“小四,回去让你奶奶多做些吃的,给这儿送来,柳五家成这样了,一家子一直开不了伙呢。”

“哦。”喜清欢心里咯噔了一下,爷爷这是又想接济人家了,不过,看到柳五家这状况,拒绝的话还真的说不出来,便点了点头,转身回去了。

一路上,也看到了不少损毁的屋子,不过,都没有柳五家那样糟糕,这会儿各家也都冒着雨出来收拾修补了。

李氏听完喜清欢带回的消息,什么话也没说,便招呼尹氏和柳氏进去忙了。

喜清欢想了想,还是不放心,便跟了进去。

李氏等人倒是没有傻到把家里所有米拿出来,倒是取了面粉在准备做馒头,白面馒头不经嚼,尹氏还掺了一半的玉米面。

尹氏揉面,柳氏涮锅,李氏坐在灶后点火,她们都是合作惯了的,不到半个时辰,三笼屉的馒头便好了,给家里留下了一笼,其他的都放到篮子里,用布盖好,让喜清欢和喜冰欢一起抬了送出去。

喜清欢心里直叹气,却也没有说什么话,小柳村的风气尚算淳朴,乡亲们之间互相帮忙的也多,虽然小打小闹的纠纷时有发生,可极品的乡亲还是不多。

想到这儿,喜清欢才算心甘情愿的和喜冰欢抬东西出门了。

213损失

李氏连续做了三天的馒头,喜清欢和喜冰欢也冒雨送了三天的馒头,所幸,这三天并没有出现哪个人抢点馒头或是嫌弃东西不好的事,喜清欢心里才略略的舒坦了些。

第四天,雨终于停了,各家各户互相帮忙抢修也修得差不多了,余下的自家慢慢收拾就成。

台风过后,老人们评论的话也传了出来,都说今年的风虽然比不上十几年前那一次,却也比往年的要强些,村子里虽然损失的地方多,却没有人伤到,总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馒头都是喜清欢和喜冰欢一起送的,所以,谁家损失了什么,她都看在了眼里,最糟的便是柳五家,其次是柳杏儿家,柳杏儿那日也是作了准备的,可她倒底没经验,几间屋子塌得只剩下两间,喜清欢和喜冰欢去的时候,祖孙四人都倦在一间屋子里。

他们家老的老小的小,没有劳力,于是,喜庆靖又理所当然的带着喜守业去帮着搭房子。

这次,喜清欢难得的没有不高兴,还时不时的去帮个忙,怎么说柳阿元都是帮了她大忙的,柳杏儿虽然经常在江洛面前转悠,可看在柳阿元的面子上,便暂且不与她计较吧。

雨后初晴,空气中浓浓的湿气和泥土味,都在烈日照耀下化成了热气,喜清欢却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巡看各种的海涂田。

作坊和竹屋那边都安然无恙,这几天,大家都忙。作坊一时也开不工。柳来福家的院子在村口。也被刮的一塌糊涂,暴雨一直不断,她也不敢冒然出船,柳氏又每日耳提面命的警告她不得胡来,便连江洛也整日跟在身边看着她,今日,江洛陪着她去海边都是她软磨硬泡来的。

船还在那一处藏着,喜清欢也只能在堤坝上走个来回。倒是很快就清楚了这一片的情况,近处的海涂田也看不出什么损坏,只是放蛎基的缆绳有些移位,倒也不算是什么大问题,这会儿正在湍急的水流中浮浮沉沉。

看着那水,喜清欢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世的家乡也经常会有台风光顾,大潮时外洪加内涝,地势地的地方便会发大水,喜清欢极不喜欢那些水。什么肮脏的东西都有,可洪水退后。总是有人站在堤边,用摇网捕鱼,总是收获良多。

“洛哥儿,我们回家拿网去。”喜清欢想到这儿脚步一转,拉着江洛就要回家,刚刚捕鱼那会儿,她也弄了个摇网的,那时还让喜冰欢在这外面捕过鱼呢,可后来,她就不知道那个放哪里去了,还得回家去问问三姐……不对,三姐这会儿估计又在柳杏儿家,她还是自己一个人去吧,带着江洛去柳杏儿家,想想就别扭,虽说柳杏儿也不一定有那个心思,她也不能给柳杏儿生出那份心思的机会。

“暴雨刚过,水流湍急,实在不合适出船。”江洛吃了一惊,眉头一皱就要拦下喜清欢,他虽然一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