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2/4页)

,她干了什么呀,这段时间是昏了头了吗?出这个主意的时候竟然没想到这个问题。擦,她真是谈恋爱把脑袋谈傻了!

“这个……这,我觉得……满汉不是不能通婚么?”素皑情急之下,只能想出这个理由,脱口而出。

康熙见素皑一下子面无血色的样子,又说出了这个理由,心瞬间就软了,拉过她按在自己腿上,叹了口气说道:“宝宝,阿玛不是在说你,你不要紧张。”

素皑愕然,额……康熙难道是以为她介意自己汉女的身份,所以才如此紧张到话都抖不出来的地步?其实不是啊,她在担心国家的命运,她怕康熙因此对天下汉族又起了戒心啊啊啊啊!不是在担心自己的说,她连吴三桂三个字怎么写的都忘了!

素皑瞬间调整思维,让自己镇定,依偎着康熙道:“阿玛,我不是在担心自己。我也从来没有什么自卑之感,这可能是由于你从小就一直爱护我的关系。你一直知晓我的身份,不也从未嫌弃过我吗?既然如此,像我这么厚脸皮的人又怎么会因此而自卑?”素皑用脸蹭了蹭康熙。

“皑皑!不可这么说自己……”康熙斥道,语气中却没有多少责备。虽然素皑有很多毛病,但在他眼里却一直是完美的。即便她不完美也没有关系,她所有的缺点,他愿一一包容。

“嗯,好。我不这么说。”素皑笑道,“换种说法吧,我从未觉得满汉有什么区别。咱们大清还没入关的时候,从太宗皇帝开始就倡导满汉一家。而世祖皇帝更是这一精神的先驱者。他重用汉人,顺势而治,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天下归心,这可是元朝近一百年时间都没有做到的事啊。像蒙元那样,把天下臣民分个三六九等,把汉人视为奴隶,那是肯定不行的。这一点,历史早就告诉了我们。所以,他们只能被赶回草原放羊。(言下之意,如果不想满清被赶回长白山啃萝卜,就不要学他们)可是我大清的先祖睿智超群,眼光深远,早早就定下了满汉一家的基本国策。而后,南不封王,北不断亲,这才使天下五族和平共处,进入了我大清繁荣昌盛的时代。”素皑放开环住康熙脖子的手,站起来。

“阿玛,有一件事,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大清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唯一一个完美地不用战争手段解决了民族大融合问题的朝代。我们与另一个残暴的朝代,蒙元,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不值得我们享受这种智慧实施下的胜利果实吗?”

作者有话要说:额…我错了,这章本来是昨天的。我前两天太忙了,昨天晚上回来倒头就睡,累到懒得动……

好吧,我知道我在找借口。

为了表示我的诚意和歉意,我今天会加更一章。现在先去吃饭,一会儿就回来码字~(心虚中……)

所以,一会儿应该还有一章(如果我写得完的话)。

123民族

康熙猛地抬头;迅速地回想,看着满含笑意的素皑。

是啊,似乎大清是唯一一个。

早在春秋时期,华夏就爆发过生存大危机。那时候;周王室皇权衰落;其余部族从四面八方逼近中原。南苗,东夷;西戎;北胡。用汉人的话讲,四方皆夷。当时的齐桓公姜小白与丞相管仲;放弃了齐国拥有的争霸天下的实力,用他们的智慧和族群生存至上的伟大情怀拥护了东周王权,把其余夷族驱逐出中原。靠的;是武力!是诸侯们用军事实力的联合反击。

后来,是林胡,东胡,匈奴的兴起。从这时起,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国民族进入了长达百年的反匈奴战争。从战国,到秦帝国再到西汉王朝,华夏民族对被称为夷的匈奴进行了长距离反击。这几个时代,名将辈出,战星如云。无论是李牧的诱敌深入,还是始皇帝的雄才大略。都让匈奴饱尝了帝国铁骑的威武。而到了西汉,汉武帝的手里,更是对匈奴的大反击。那时候,是名将的时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就是当时中国民族一战到底的反击决心。多少年的沧桑变化,卫青、霍去病的壮士情怀仍然让人钦佩不已。可对匈奴的反击,仍然是毫无二话的打!

之后的五胡乱华,的确只能用“乱”字来形容,那是一个版图四分五裂的时代,那是华夏生存的全面危机!而最后,真正消除它的,还是煌煌大唐。可是唐对于吐蕃、回纥以及突厥,仍然是不断反击!包括女帝武则天在内,也仍然是一个字,打!

之后的宋明时期,谁都没有完美地解决外来部族的问题。

宋朝时期,面对当时的辽、西夏和金三个军事强国以及大理国,从来都是防守状态。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