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国际金融机构的忽悠下,还真的忽悠出事来了。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越南经济的软肋率先浮出水面。不管我们管它叫危机也好,还是叫困境也好,总而言之,进入2008年以来,越南经济出现了引人注目的逆转。

自2007年以来越南经济的某些层面的确出现了一些困难,诸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攀升、股市和楼市出现反转,贸易逆差显著扩大,外汇储备相对外债差额扩大等等。越南股指自2007年3月攀上1170点的历史新高之后,开始了漫漫下跌之路。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6月,降至300多点,一度创下25天连阴的罕见记录!楼市的下跌稍迟一些——2007年的越南楼价仍然大幅攀升,一些楼盘甚至涨了四五倍,涨势一直延续到2008年初。自2008年初开始,在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大幅缩水,2008年6月,胡志明市一些地区的房价竟然比2007年底下降了50%。

与股价、楼价的下跌相反,越南国内的食品价格在2008年出现了大幅上涨。4月,与很多以大米为主食的亚洲国家一样,在越南也出现了大米的抢购热潮,导致部分超市不得不采取限制购买的措施。和粮食价格类似,原材料等一些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同时,为了缓解美元贬值带来的越南盾升值压力,越南政府在3月将越南盾兑美元的汇率浮动范围扩大到1%,岂料反而导致越南盾大幅贬值,在12个月远期市场上贬值幅度直逼40%!

5月底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抓住这个时候推出,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越南以“危机”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一时之间,所有的问题似乎都很危急:股市告急!楼市告急!汇市告急!粮价告急!通货膨胀告急!

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越南的经济困局就是国际金融机构给忽悠出来的。”如果持有这种国际经济阴谋论实际上夸大了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神通。国际金融机构的经济学家也是人,而且是唯利是图的一群人。他们之所以从事国际大忽悠,是为了给国际游资造市,就是为了赚钱,不过值得我们所有人注意的是,这种忽悠可不管被忽悠人的死活,把人家忽悠傻了,忽悠蔫了,忽悠瘸了,那叫本事。这才是国际大忽悠们的真正危险所在。

现代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建立在人们的预期基础之上,信息对于人们建立必要的市场信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学家的言论,尤其是来自著名经济机构的专家的言论,是能够左右市场局面的重要信息。一言可兴邦,一言可灭国,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言过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经济的异常火爆,或异常萧条,国际大忽悠的催化功能决不能忽视。

为什么要关注越南?

小人物扮演大角色,只有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场合,才会引人注目。越南的情况正是如此。越南是一个不及我国一个省大的小国,即使这几年表现出色,其经济总量也赶不上中国的广东省,按说这么个弹丸之地出现的风风雨雨,不值得世人给予特别的关注。可是,放在全球经济危机四伏,隐患丛生的今天,越南正在发生的事情,就不能不让人加倍警觉。在经历了一个不算太短的繁荣周期后,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利益格局重组的新时代。而这种国际分工格局的重组,意味着世界经济整体必然要经过一番大的震荡。如果说目前的世界经济是个装满火药的火药桶,那么,引爆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索,可能是中东、可能是美国、可能是南美、可能是东南亚,也可能就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家。超级不稳定的世界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天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也许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正在一步步走来,而局部地区发生的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没准就是即将到来的全球经济风暴的前奏。越南正在发生的情况,也许暴露出的就是我们在经济操作中曾经被忽略的致命隐患。

越南经济在这个时候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内含的信息可能十分微妙。我们不必拘泥于越南当前的经济形势的称谓。不管叫它困难也好危机也罢,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当前的越南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和金融带来巨大的挑战。全世界都在关注越南人将采取什么策略应对,这场风波又将如何发展、怎样收场。

2008年世界经济真正的热门词汇,既不是次贷危机,也不是所谓的越南危机,而是通货膨胀这个地球人都知道的词汇。地球人已经熟知了通货膨胀,而且也经历过无数次的通货膨胀。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真正了解了通货膨胀。正在发生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对于所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