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2/4页)

目标奋斗。

八月底,增援日军开到,沿江多处地方发生激战。作为旅后备队的姚子青营奉旅长方靖命令,火速开往地处吴淞口的宝山县城,在那里抗击登陆之敌。

临行,姚营全体庄严誓师,决心翦灭倭奴凶焰,湔雪国耻,复我失地。

宝山县城坐落在黄埔江流入长江的交江口突出部,扼两江咽喉,是封锁和阻止敌人军舰出人黄埔江的天然要塞,同时也是屏护市区战场侧翼的重要堡垒。姚营六百余人一经抵达宝山,就连夜构筑工事,作好战斗准备。九月一日凌晨,天刚蒙蒙亮,猛烈的炮击突然惊醒了战壕里枕戈待旦的中国士兵。姚子青从望远镜里赫然看到:十余艘溯江而上的日本军舰排出长长的队形,仿佛一座首尾相连的活动炮台,喷吐火光气势汹汹朝着吴淞口开来。与此同时,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二十多架日机也呼啸而至,边投弹边扫射,一批走了另一批又飞来,直到把宝山县城炸得大火熊熊天昏地暗为止。

上午九时,敌人开始登陆,数十只满载步兵的橡皮冲锋艇从大船上慢慢放下来。日军使用的这种老式皮艇没有推进器,靠人力划桨前进,吴淞口江流洄漩,因此冲锋艇们就在江水中颠颠簸簸吃力地朝岸边划来。对于装备了少数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的姚营官兵来说,这是开天辟地头次与比自己更强大的外敌作战。中央军在国内可以称得上强大和威风凛凛,这就好比打遍江湖无敌手的少林拳师,忽然遇上一群手持冲锋枪的外国强盗,他生平的晕头转向和狼狈景象可想而知。尽管部队提前修筑了许多并非不够牢固的防御工事和防空掩体,但是等到敌人炮火延伸以后,姚营长才发现那些工事和掩体大多已被炮火摧平,官兵多有伤亡。作为一个在国内身经百战和有经验的指挥官,当姚营长伏在地上,具体地实实在在地承受敌人炮火猛烈打击之后,他的那些豪言壮语和空洞的民族自豪感就此灰飞烟火。六百条步枪,十挺机枪,三门迫击炮,这是他要挡住那些来自海上武装到牙齿的入侵者的全部物质力量。电话铃响了,师长询问战况。 〃……报告师长,敌人正在向我进攻,我部已伤亡数十人。〃

〃姚营长,我把宝山县城交给你了,我随时会派援军增援你们。〃师长在电话那一端鼓励道。 〃是!我保证人在阵地在……〃营长大声回答。

军人是一种把服从命令看得高于生命的职业。在战场上,个人没有位置,命令高于一切。反之,人是有欲望的动物,比如营长希望当上将军,士兵渴望提升军官,等等,但是一旦上了战场你就身不由己。不管你是否愿意,你必须随时准备舍弃一切,包括己经得到和将要得到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军人的表现在战场内外常常判若两人的原因。姚营官兵初步经受敌人炮火洗礼之后,明白一场恶战不可避免,置之死地反而沉着,都把手榴弹掏出来揭开盖子。姚营长把敌人橡皮艇放进两百米以内,然后撕破喉咙大吼开火。日本人虽然骄横,火力强大,但是他们毕竟漂浮在暴露无遗的江面上,因此当中国人的几百条步枪一齐射击时,他们就被打得哇啦哇啦叫起来,纷纷跌进波涛汹涌的浑浊江水里。好几艘橡皮小艇也瘪了气,慢慢中弹下沉。顽强的日本人尽管遭到迎头痛击但是仍不肯后退,他们继续高举燃烧的太阳旗,边开枪还击边意志坚定地划着冲锋艇前进。越接近岸边,越多小艇被击沉,掉在水里的十兵不断被湍急的漩流卷走,活着的人就不屈不挠地岛着水向岸边游动。战斗持续半天,日军进攻暂时被击退,约有百余人游上岸,趴在江岸的沙塔后面顽抗。初战告捷的中国士兵欢欣鼓舞。

他们终于发现日本人也是人,那些气势汹汹的冲锋艇也会被击穿打沉,被消灭,于是信心大增,战斗热情高涨,纷纷请求主动出击,把上岸的敌人消灭干净。姚子青狠狠啐了一口,用军帽抹一把脸上的硝烟和油汗,痛快淋漓地说:〃放兔患子多活半天,晚上再好好收拾他们!……X他娘!有他们在跟前敌人不敢开炮。〃

敌人果然停止炮击。是日晚,姚营组成突击队多路出击,准备围歼登陆之敌,不料摸到跟前却扑了空,原来狡猾的日本人乘夜幕掩护顺着江堤悄悄逃跑了。

此后两天,日军只用大炮猛轰县城,飞机投弹扫射,步兵一直没有露面。到第三天中午,黄浦江面上出现一队好像棺材一样难看的平头船,这种船浑身钢铁,不怕机枪扫射,也不怕迫击炮弹,轰隆轰隆一直冲上沙滩。船头哗啦一打开,船肚子里立刻开出许多搭乘步兵轧轧作响的装甲车来。原来日本人使用了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登陆艇战术。

毫无疑问,目瞪口呆的中国官兵头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