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 (第2/4页)

气道:“内衙人手不够用,杂役也是粗手粗脚的人,急缺个婢女,上次你送来的那个就很不错。。。。。。”

张贵愕然,小心翼翼的回话道:“大老爷还是算了罢。。。。。。如今衙内外都知道,青天大老爷立身持正、严拒美色的故事,要是再把小娘子接回去,这口碑就坏了。。。。。。”

方应物奇道:“当日没什么人在场,事情怎么传出去的?”

张班头谄媚的笑道:“看到大老爷的正直实在可歌可泣,私心想着如果帮大老爷传扬出去,定可增加大老爷的名望,对大老爷的前途是极好的。。。。。。”

方应物目视张班头良久,开口道:“滚!你的班头职位也撤掉了!还有,以后没事少胡乱揣摩本官心思!”(未完待续。。)

ps: sorry!这本该是昨天第二更,但是又睡着了,早晨爬起来先补上,不算今天的!

第四百一十七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都察院衙门,负责邸报的书吏把今天的邸报抄来,恭恭敬敬的呈送到掌院右都御使戴缙戴大中丞的公房里。看邸报是戴大人每日的必修课,如果在朝廷里评选邸报最佳读者,想必戴大中丞必然会当选。

将今日的邸报信手展开浏览,有两条似乎并不起眼的消息映入了戴缙的心里头。一是宛平知县方应物奉命审问西厂千户韦瑛等人,只用半日时间便全部判为斩监侯,并已上报至刑部,刑部有官员吐槽曰:仿若古之苍鹰也;二是翰林院编修方清之上疏弹劾东厂提督尚铭与右通政李孜省结党。。。。。

两条消息连起来看,让戴大中丞又感到心绪不宁了,就好像当初看到一群人突然争先恐后投靠尚铭公公一样的诡异感觉。

不是戴中丞心理素质不行,而是他已经把身家性命都拿来投机了,风险是相当巨大的。

要知道,他为了自保所以背叛汪太监投靠尚太监,一旦稍有差错,同党尚铭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但他这个“叛徒”肯定就彻底玩完,所以不能不加倍小心。

一旦心绪不宁起来,戴大中丞就要往东厂提督尚铭的府邸跑,仿佛只有在这里才能摆脱昔日大权阉汪直的阴影笼罩,为自己找回几分心安。

看到沉不住气的戴缙,从东厂回府的尚厂公皱眉问道:“又怎么了?”

尚铭还没看今日邸报,不知道自己被弹劾的事情,从戴缙嘴里听到有人弹劾自己与李孜省勾结。大吃一惊道:“这是如何被人得知?”

他与方士李孜省最近确实勾搭上了,但事情极其机密。尚铭自忖绝对不会泄露出去,怎么就被别人知道了?

方清之背后是方应物。方应物背后是汪直,难道汪直在自己最亲信的人里还安插有密探?想到这里,尚公公忽然后背冷飕飕的,自己他娘的还有没有秘密可言?

而且这李孜省说是右通政,只不过是个装神弄鬼的方士,也是天子身边的著名佞幸小人,硬是天子破格封为右通政而已,但一直被文官抵制着。

所以说起这封奏疏的实质,并不是弹劾东厂提督与右通政勾结。而是告诉天子,你派出去担当爪牙耳目的特务头目与你最亲近的宠臣勾结起来了!

或者说,这就是掩藏在文字下面的挑拨离间!只要不是晋惠帝那种傻瓜天子,只怕心里都要起疑,更何况是内心始终缺乏安全感的今上成化天子!

越想越心惊,尚铭忍不住怒而拍案道:“是谁泄露吾事?”

戴缙顾不得安慰尚公公,又道:“尚公上次说,近期事情都是方应物在后面弄鬼,而前番叫方应物审问西厂人犯。本是要陷其于两难,然后从中取利。

现在看来那方应物心硬如铁,根本不顾忌汪直脸面,将西厂众人全部重判了。但同时他又对尚公反手一击,这其中极为矛盾和诡异!”

尚铭冷哼一声道:“他大概是既想在表面上与汪太监划分开,又不想投向我。所以要对我示威。现在我越发可以确定,汪直虽然不在京师。但必然托付方应物为其暗中主持,但方应物若以为我只有这点手段。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真以为老夫只会送几个西厂人犯给方应物审么?那只是个吸引他注意的幌子,叫他全部心思只在这这件事上琢磨,便顾及不到其它,而我早在别处留有后手!”

前几日,我指使人去宛平县告状,告的就是当朝太后的亲弟周二。面对这种情况,一般知县的应付手法不过这几种:

或者是拒收状词,将原告赶出衙门,任由他喊屈鸣冤也置之不理,不过那方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