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2/4页)

门外世界,完全隔绝。创业时代跟干部们那种亲密相依的无间感情,化为乌有。干部们在猎得官位后,也沉湎于他们过去所痛恨所反对的纸醉金迷生活。所以一切政治措施,几乎把唐王朝的腐败制度全部继承下来,像“监军”即是,黄巢也派出他的监军。朱温所以叛变,就是因为不堪监军的压制,他的一切申诉,都被截留,无法到达黄巢面前,于是他把监军斩首,向唐王朝投降。

大暴动历时十一年,表面上虽然平息,但政府的残余基础,已被掘空。本世纪(九)最后二十年间,呈现出来的是下列局面:

一 全国农村彻底破坏,一向称为中国心脏的中原地区,几乎成为沙漠。一直是文化政治巨城,繁华盖世的洛阳——它以牡丹花和美女闻名,现在(已是第三次)只剩下三五贫苦人家,局处在瓦砾之中。举目所及,昼不见炊烟,夜不见灯火。

二 所有战区,无一例外地都脱离了中央,自行割据,互相攻战更烈。皇帝命令出不了首都长安,宰相和宦官,分别跟战区司令官勾结,各人寻找各人的利害关系,作为在小朝廷中内斗的后台。

三 中原居民大批向南逃亡,跟第三、第四世纪三国时代和大分裂时代向南逃亡的情形一样,他们成群结队;组成武装团体,逃出战祸频仍的故乡,沿途转斗,向南流浪。他们一直进抵到五岭山脉一带,在蛮荒丛山中定居下来,垦田求生。跟第三、第四世纪先迁到的中原居民混合,使“客家人”的实力大为增加。最初,他们还期待着等到局势好转,再回故土,但局势一直恶化。他们一直住到二十世纪,仍保持当时中原使用的古老言语——客家话。

六 残余烛火上的内斗

唐王朝的灭亡,迫在眉睫。

黄巢虽死,而中原战争不但不熄,反而更炽。黄巢向东撤退时,宣武战区(汴州·河南开封)节度使朱温,不能抵挡,他向沙陀兵团求救。那时李克用已被擢升为河东战区(山西太原)节度使,亲自率军赴援。击败黄巢后,朱温在开封(河南开封)用盛大的酒筵劳军。李克用喝醉了,对朱温出言侮辱。朱温下令关闭城门,纵兵击杀。李克用血战逃脱,但所率入城的将土,全都罹难。从此两个战区结下仇恨,展开长达四十年之久(八八四—九二三)的战斗。

蔡州(河南汝南)州长秦宗权最先投降黄巢,黄巢失败后,自己就在蔡州当起皇帝来。他的部队行军,一向不带粮秣(也没有粮秣可带),只用车辆载着盐和人的尸体,饥饿时就割肉烹食。朱温经过数年苦战,才把秦宗权击败,占领蔡州。又一口气并吞了感化战区(徐州·江苏徐州)、天平战区(郓州·山东东平)、宣义战区(滑州·河南滑县)、泰宁战区(兖州·山东兖州)。李克用也并吞了卢龙战区(幽州·北京)。其他每一个藩镇也都在疯狂扩张,全中国变成一片血海。暴力决定一切,黑暗不见天日。

在首都长安的唐王朝中央政府,并不为这种严重的瓦解局势所动,仍坚定地继续它的宦官时代。被黄巢驱逐到成都(四川成都)的皇帝李儇,于黄巢东撤后回到长安。宦官田令孜以陆军大元帅(十军观军容使)兼禁军总司令(左右神策军中尉)的身份,掌握政府大权,凶暴而且专横。李克用跟河中战区(河中府·山西永济)节度使王重荣,联合行动,要求罢黜田今孜。李儇拒绝,两个司令官即行起兵,进攻长安。李儇第二次逃走,逃到凤翔(陕西凤翔)。幸而两个司令官不为己甚,撤回军队,李儇才再回到首都。明年(八八六),静难战区((分阝)州·陕西彬县)节度使朱玫、凤翔战区(陕西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去年曾经收留李假),又联合起来,要求撤换田令孜,李儇在田今孜手中已身不由主,他只有再度拒绝,两个司令官也起兵进攻长安,李儇第三次逃走,逃向兴元(陕西汉中)。朱玫进入长安后,立另一位亲王当皇帝。但朱玫的部下叛变,朱玫被杀。李昌符表示继续效忠中央,一场混乱才勉强结束。李儇再回到首都,回来后不久,即行暴卒。

李儇死后,新任陆军大元帅杨复恭和左禁军司令官刘季述,迎立李儇的弟弟李晔亲王即位。李晔那年二十二岁,跟一连串花花大少的那些前任皇帝一样,聪明轻浮,具有富贵太久的人逞能和任性的特质。杨复恭比田令孜更凶暴专横,连李晔舅父王囗全家跟他的宾客,都被屠杀。李晔打算杀他,杨复恭逃出长安,联合龙剑(龙州·四川平武)、武定(洋州·陕西洋县)、山南西道(兴元·陕西汉中)三个战区的节度使叛变——三个节度使都是杨复恭的义子。这给凤翔战区节度使李茂贞一个好机会,他声言拥护中央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