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部分 (第2/4页)

2'十一月,秃发檀迁于姑臧。

'22'十一月,南凉国秃发檀把都城迁到姑臧。

'23'乞伏乾归入朝于秦。

'23'后秦归义侯乞伏乾归到长安去朝见后秦王姚兴。

'24'十二月,以何无忌为都督荆·江·豫三州八郡军事、江州刺史。

'24'十二月,东晋任命何无忌为都督荆、江、豫三州八郡军事,江州刺史。

'25'是岁,桓石绥与司马国、陈袭聚众胡桃山为寇,刘毅遣司马刘怀肃讨破之。石绥,石生之弟也。

'25'这一年,东晋桓石绥与司马国、孙袭等人在胡桃山招兵,当了强盗。刘毅派遣司马刘怀肃带兵把他们剿灭。桓石绥是桓石生的弟弟。

三年(丁未、407)

三年(丁未,公元407年)

'1'春,正月,辛丑朔,燕大赦,改元建始。

'1'春季,正月,辛丑朔(初一),后燕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建始。

'2'秦王兴以乞伏乾归寝强难制,留为主客尚书,以其世子炽磐行西夷校尉,监其部众。

'2'后秦王姚兴认为乞伏乾归的势力逐渐强大,难以控制,便把他留在都城长安,任命他做主客尚书,任命他的嫡长子乞伏炽磐代理西夷校尉的职务,监管他的部众。

'3'二月,己酉,刘裕诣建康,固辞新所除官,欲诣廷尉;诏从其所守,裕乃还丹徒。

'3'二月,己酉(初九)。刘裕前往都城建康,坚决辞让刚刚加封他的那些官职,否则打算自己投监问罪。安帝下诏同意他所坚持的意见,刘裕才回到丹徒。

'4'魏主立其子为河间王,处文为长乐王,连为广平王,黎为京兆王。

'4'北魏国主拓跋册立他的儿子拓跋为河间王,拓跋处文为长乐王,拓跋连为广平王,拓跋黎为京兆王。

'5'殷仲文素有才望,自谓宜当朝政,悒悒不得志;出为东阳太守,尤不乐。何无忌素慕其名;东阳,无忌所统,仲文许便道修谒,无忌喜,钦迟之。而仲文失志恍惚,遂不过府;无忌以为薄己,大怒。会南燕入寇,无忌言于刘裕曰:“桓胤、殷仲文乃腹心之疾,北虏不足忧也。”闰月,刘裕府将骆冰谋作乱,事觉,裕斩之。因言冰与仲文、桓石松、曹靖之、卞承之、刘延祖潜相连结,谋立桓胤为主,皆族诛之。

'5'东晋殷仲文一向很有才智声望,自己以为应当管理朝政,所以一直闷闷不乐,觉得没有实现自己的志向。后来出京做了东阳太守,更加不高兴。何无忌平常就仰慕他的名气。东阳又在何无忌的管辖之内,殷仲文答应他得便顺路去拜访,何无忌非常高兴,谨慎恭敬地对待这件事。但是,殷仲文因为官场失意,常常神情恍惚,所以才没能过来相见。何无忌以为他这是瞧不起自己,大为恼怒。正好南燕此时进兵侵犯,何无忌便对刘裕说:“桓胤、殷仲文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而北方的强盗却不必担心。”闰二月,刘裕官府的将军骆冰阴谋制造叛乱,事情被发觉,刘裕把他杀了。于是,他们又声称骆冰和殷仲文、桓石松、曹靖之、卞承之、刘延祖等人在暗中互相勾结,打算拥立桓胤为盟主,所以把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族,全部杀掉。

'6'燕王熙为其后苻氏起承华殿,负土于北门,土与谷同价。宿军典军杜静载棺诣阙极谏,熙斩之。

'6'后燕王慕容熙为他的皇后苻氏兴建承华殿,从北门外把土运来,使土的价格上涨到与粮食的价格一样。宿军典军杜静带着棺木来到皇宫门外拜见后燕王,极力劝阻,慕容熙把他杀了。

苻氏尝季夏思冻鱼,仲冬须生地黄,熙下有司切责不得而斩之。

苻皇后曾经在盛夏的时候,想吃冻鱼,而在隆冬季节又忽然要生地黄,慕容熙于是命令有关的主管官吏想办法弄到,弄不到的,就把当事人杀掉。

夏,四月,癸丑,苻氏卒,熙哭之懑绝,久而复苏;丧之如父母,服斩衰,食粥。命百官于宫内设位而哭,使人按检哭者,无泪则罪之,群臣皆含辛以为泪。高阳王妃张氏,熙之嫂也,美而有巧思,熙欲以为殉,乃毁其靴中得弊毡,遂赐死。右仆射韦等皆恐为殉,沐浴俟命。公卿以下至兵民,户率营陵,费殚府藏。陵周围数里,熙谓监作者曰:“善为之,朕将继往。”

夏季,四月,癸丑(疑误),苻皇后去世,慕容熙悲哀痛哭甚至气闷昏晕,很长时间才苏醒过来。他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披麻戴孝,只喝稀粥。命令文武百官在宫内设置皇后牌位,一起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