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部分 (第2/4页)

田玄明抓住了太守郭幸,自己替代了他的位置,抗拒梁饥。他把儿子送到秃发乌孤那里去做人质。秃发乌孤打算前去解救,但大臣们由于害怕梁饥的兵马强壮,多数人犹豫不决。左司马赵振说:“杨轨刚刚战败,凉国吕氏家族正是强盛时期,洪池以北的地区,我们没有什么希望得到手。洪池岭以南的五个郡,我们或者还可以夺取。大王如果没有开拓疆土的志向,我赵振就不敢说什么了,如果打算治理天下四方,这个机会就不应该放弃。一旦让羌人占领西平,汉人和夷人都会受到震动,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秃发乌孤高兴地说:“我也打算趁这个时机建立一番功业,怎么能坐在这里困守这穷山沟呢?”于是对大臣们说:“梁饥如果得到了西平,占据那里山河坚守,我们就不能重新控制他了。梁饥虽然骁勇刚猛,但他的部队号令不齐,很容易击败他们。”于是,进军攻击梁饥,将他打得大败。梁饥败退到龙支堡去驻扎。秃发乌孤又继续进攻,攻克了龙支堡,梁饥单人匹马逃奔浇河。此次战役,秃发乌孤俘虏、杀死敌军几万人。他任命田玄明为西平内史。乐都太守田瑶、湟河太守张、浇河太守王稚献出郡城投降。从此,洪池岭以南的几万个羌族、胡人部落,便全部归附于秃发乌孤。

'30'西秦王乾归遣秦州牧益州、武卫将军慕兀、冠军将军翟帅骑二万伐吐谷浑。

'30'西秦王乞伏乾归派遣秦州牧乞伏益州、武卫将军慕兀、冠军将军翟率领骑兵二万人去讨伐吐谷浑。

'31'冬,十月,癸酉,燕群臣复上尊号,丙子,长乐王盛始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段氏曰皇太后,太妃丁氏曰献庄皇后。初,兰汗之当国也,盛从燕主宝出亡,兰妃奉事丁后愈谨。及汗诛,盛以妃当从坐,欲杀之;丁后以妃有保全之功,固争之,得免,然终不为后。

'31'冬季,十月,癸酉(十四日),后燕的大臣们再一次请求长乐王慕容盛称帝。丙子(十七日),长乐王慕容盛登上皇帝位,实行大赦,尊称皇后段氏为皇太后,尊称自己的生母太妃丁氏为献庄皇后。当初,在兰汗掌握国家权要的时候,慕容盛跟从慕容宝出外逃亡,兰妃侍奉婆婆丁后比平时更加谨慎小心。兰汗被诛杀之后,慕容盛认为兰妃也应当与父亲一起论罪,打算杀掉她,但丁后觉得兰妃有保全他们母子的功劳,坚决为她争辩,才使她免于一死。但是,兰妃终究没有当上皇后。

'32'大赦。

'32'东晋实行大赦。

'33'殷仲堪得诏书,大怒,趣桓玄、杨期进军。玄等喜于朝命,欲受之,犹豫未决。仲堪闻之,遽自芜湖南归,遣使 告谕蔡洲军士曰:“汝辈不各自散归,吾至江陵,尽诛汝余口。”期部将刘系帅二千人先归。玄等大惧,狼狈西还,追仲堪至寻阳,及之。仲堪既失职,倚玄等为援,玄等亦资仲堪兵,虽内相疑阻,势不得不合。乃以子弟交质,壬午,盟于寻阳;俱不受朝命,连名上疏申理王恭,求诛刘牢之及谯王尚之,并诉仲堪无罪,独被降黜。朝廷深惮之,内外骚然。乃复罢桓,以荆州还仲堪,优诏慰谕,以求和解,仲堪等乃受诏。御史中丞江绩劾奏桓专为身计,疑误朝廷,诏免官。

'33'殷仲堪接到朝廷的诏书,勃然大怒,催促桓玄、杨期继续向京师进军。桓玄等对朝廷的任命感到高兴,打算接受,正在犹豫不决。殷仲堪听说了这种情况,匆忙地从芜湖向南撤退,并且派人去告诉蔡洲的军士说:“你们这些人如果还不各自散伙回家,等到我回到江陵,把你们的家眷全部杀掉。”杨期的部将刘系首先率领二千人撤走。桓玄等人非常害怕,也狼狈地向西撤军。他们追赶殷仲堪,直到寻阳方才赶上。此时,殷仲堪已经失去了职务,只能依靠桓玄等人做自己的声援,桓玄等人也正要倚重于殷仲堪的军队,因此,他们虽然在心中暗自互相猜疑,但在形势的逼迫下又不得不联合起来。于是交换儿子兄弟做人质。壬午(二十三日),他们在寻阳正式缔结盟约,决定一致拒绝接受朝廷的任命和指挥,并且联名上了一道奏章为王恭申辩说理,请求诛杀刘牢之以及谯王司马尚之,又质问殷仲堪没有罪过,为什么独独被降职贬黜。朝廷非常惧怕,宫廷内外一片骚乱。于是朝廷又罢免了桓的官职,把荆州又还给殷仲堪管辖,并对他特别下诏,好言相慰,希望以此求得和解。殷仲堪等人这才接受诏书。御史中丞江绩弹劾桓等人专门为自己的利益打算,使朝廷受到蒙蔽而采取了错误的措施。朝廷下诏,免去桓的所有官衔。

初,桓玄在荆州,所为豪纵,仲堪亲党皆劝仲堪杀之,仲堪不听。及在寻阳,资在声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