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1部分 (第2/4页)

日),后梁任命张万进为义昌留后。甲辰(二十五日),改义昌为顺化军,任命张万进为顺化节度使。

'7'乙巳,帝发贝州;丁未,至魏州。

'7'乙巳(二十六日),后梁太祖自贝州出发;丁未(二十八日),到达魏州。

'8'戊申,周德威遣裨将李存晖等攻瓦桥关,其将吏及莫州刺史李严皆降。严,幽州人也,涉猎书传 ,晋王使傅其子继岌,严固辞。晋王怒,将斩之,教练使孟知祥徒跣入谏曰:“强敌未灭,大王岂宜以一怒戮向义之士乎!”乃免之。知祥,迁之弟子,李克让之婿也。

'8'戊申(二十九日),周德威派遣副将李存晖等进攻瓦桥关,瓦桥关的将吏及莫州刺史李严全都投降。李严是幽州人,广泛阅读书籍传记,晋王李存勖让他教授自己的儿子李继岌,李严坚决推辞。晋王非常生气,要杀死李严,教练使孟知祥赤脚进入劝谏说:“强大的敌人没有消灭,大王难道应该因一时愤怒屠杀向归正义的人吗!”这才宽免了李严。孟知祥是孟迁弟弟的儿子,晋王李克用之弟李克让的女婿。

'9'吴镇南节度使刘威,歙州观察使陶雅,宣州观察使李遇,常州刺史李简,皆武忠王旧将,有大功,以徐温自牙将秉政,内不能平;李遇尤甚,常言:“徐温何人,吾未尝识面,一旦乃当国邪!”

'9'吴镇南节度使刘威,歙州观察使陶雅,宣州观察使李遇,常州刺史李简,都是武忠王杨行密的旧将,建有大功,因徐温自右牙指挥使主持政事,内心不平。李遇尤其厉害,常说:“徐温是什么人,我不曾见过面,一日之间竟当政了!”

馆驿使徐使于吴越,道过宣州,温使说遇入见新王,遇初许之;曰:“公不尔,人谓公反。”遇怒曰:“君言遇反,杀侍中者非反邪!”侍中,谓威王也。温怒,以淮南节度副使王檀为宣州制置使,数遇不入朝之罪,遣都指挥使柴再用帅、润、池、歙兵纳檀于宣州,州副使徐知诰为之副。遇不受代。再用攻宣州,逾月不克。

馆驿使徐出使吴越,路过宣州,徐温让徐劝说李遇到广陵朝见新王,李遇开始应允了;徐说:“您不这样,人家说您谋反。”李遇勃然大怒说:“您说我李遇谋反,杀死侍中的人不是谋反吗!”侍中,是说威王杨渥。徐温大怒,任命淮南节度副使王檀为宣州制置使,数说李遇不到朝廷来的罪状,派遣都指挥使柴再用率领州、润州、池州、歙州的军队送王檀的宣州,州副使徐知诰作他的副手。李遇不接受替代,柴再用攻打宣州,过了一个月没有攻克。

'10'夏,四月,癸丑,以楚王殷为武安、武昌、静江、宁远节度使,洪、鄂四面行营都统。

'10'夏季,四月癸丑(初五),后梁任命楚王马殷为武安、武昌、静江、宁远节度使,洪、鄂四面行营都统。

'11'乙卯,博王友文来朝,请帝还东都。丁巳,发魏州;已未,至黎阳,以疾淹留;乙丑,至滑州。

'11'乙卯(初七),博王朱友文到魏州行宫朝见,请后梁太祖回东都。丁巳(初九),太祖自魏州出发 ;已未(十一日),到达黎阳,因病停留;乙丑(十七日),到达滑州。

'12'维州羌胡董琢反,蜀主遣保銮军使赵绰讨平之。

'12'维州羌胡董琢谋反,前蜀主王建派遣保銮军使赵绰前往讨伐平定。

'13'已巳,帝至大梁。

'13'已巳(二十一日),后梁太祖到达大梁。

'14'帝闻岭南与楚相攻,甲戌,以右散骑常侍韦戬等为潭、广和叶使,往解之。

'14'后梁太祖听说岭南与楚互相攻击,甲戌(二十六日),任命右散骑常侍韦戬等为潭、广和叶使,前往进行调解。

'15'戊寅,帝发大梁。

'15'戊寅(三十日),后梁太祖由大梁出发。

'16'周德威白晋王,以兵少不足攻城,晋王遣李存审将吐谷浑、契骑兵会之。李嗣源攻瀛州,刺史赵敬降。

'16'周德威禀报晋王,因为兵少不足以攻城,晋王派遣李存审率领吐谷浑、契的骑兵前去会合。李嗣源攻打瀛州,刺史赵敬投降。

'17'五月,甲申,帝至洛阳,疾甚。

'17'五月甲申(初六),后梁太祖回到洛阳,病情严重。

'18'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薛贻矩卒。

'18'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薛贻矩去世。

'19'燕主守光遣其将单廷将精兵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