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部分 (第2/4页)

汉当宰相二十余年,府库充实,边境没有忧患。赵光裔死后,南汉主又任用他的儿子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赵损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五年(庚子、940)

五年(庚子,公元940年)

'1'春,正月,帝引见闽使郑元弼等。元弼曰:“王昶蛮夷之君,不知礼义,陛下得其善言不足喜,恶言不足怒。臣将命无状,愿伏以赎昶罪。”帝怜之,辛未,诏释元弼等。

'1'春季,正月,后晋高祖接见闽国来使郑元弼等。郑元弼说:“王昶是蛮夷的君主,不懂得礼仪,陛下听到他的善言不足为喜,恶言不足为怒。我受他的差遣,办事不得体,愿意接受斧质腰斩之刑以赎王昶的罪过。”后晋高祖可怜他,辛未(初五),下诏释放了郑元弼等人。

'2'楚刘等因大风,以火箭焚彭士愁寨而攻之,士愁帅麾下逃入奖、锦深山,乙未,遣其子师帅诸酋长纳溪、锦、奖三州印,请降于楚。

'2'楚国刘等借着大风,用火箭焚烧彭士愁的山寨,向他进攻,彭士愁率领他指挥下的兵逃入奖州、锦州的深山,乙未(二十九日),遣派他的儿子彭师率领诸酋长献纳溪、奖、锦三州的印信,请求向楚国投降。

'3'二月,庚戌,北都留守、同平章事安彦威入朝,上曰:“吾所重者信与义。昔契丹以义救我,我今以信报之;闻其征求水已,公能屈节奉之,深称朕意。”对曰:“陛下以苍生之故,犹卑辞厚币以事之,臣何屈节之有!”上悦。

'3'二月,庚戌(十四日),北都太原留守、同平章事安彦威入京朝见,后晋高祖说:“我所重视的是信与义。从前契丹出于道义救援于我,我现在用信守协约来报答他;听说他们不断地征索求取,您能委曲自己的节操来侍奉他,是很能称合朕的意图的。”安彦威回答说:“陛下为了苍生百姓,尚且卑词厚币来对待他,臣有什么屈节可说!”后晋高祖很高兴。

'4'刘引兵还长沙。楚王希范徙溪州于便地,表彭士愁为溪州刺史,以刘为锦州刺史;自是群蛮服于楚。希范自谓伏波之后,以铜五千斤铸柱,高丈二尺,入地六尺,铭誓状于上,立之溪州。

'4'刘领兵回师长沙。楚王马希范把溪州的治所迁移到离楚境近便于制命的地方,表奏彭士愁为溪州刺史,任用刘为锦州刺史;从此群蛮归服于楚国。马希范自称汉代马援的的后人,便用铜五千斤铸立一个铜柱,高一丈二尺,埋入地下六尺,铭刻誓词在柱上,把它立在溪州。

'5'唐康化节度使兼中书令杨琏竭平陵还,一夕,大醉,卒于舟中,追封谥曰弘农靖王。

'5'南唐康化节度使兼中书令杨琏进谒埋葬其父吴让皇杨溥的平陵归来,一个晚上,饮酒大醉,在船中去世。南唐主追封他谥号为弘农靖王。

'6'闽王曦既立,骄淫苛虐,猜忌宗族,多寻旧怨。其弟建州刺史延政数以书谏之,曦怒,复书骂之;遣亲吏业翘监建州军,教练使杜汉崇监南镇军,二人争捃延政阴事告于曦,由是兄弟积相猜恨。一日,翘与延政议事不叶,翘诃之曰:“公反邪!”延政怒,欲斩翘;翘奔南镇,延政发兵就攻之,败其戍兵。翘、汉崇奔福州,西鄙戍兵皆溃。

'6'闽主王曦即位以后,骄奢淫逸,酷苛暴虐,猜忌宗族,常常寻找旧怨加以报复。他的弟弟建州刺史王延政多次上书劝谏他,王曦发怒,复书责骂王延政;派遣亲信官吏业翘监察建州军,教练使杜汉崇监福州与建州之间的南镇军。这两个人争着搜集王延政的阴私之事向王曦报告,因此兄弟二人长期相互猜忌怨恨。有一天,业翘与王延政议论事情意见不和,业翘呵斥王延政说:“你要造反啊!”王延政发怒,要杀业翘;业翘奔向南镇,王延政发兵到南镇攻击他,打败了南镇的守兵,业翘、杜汉崇奔向福州,西郊边境的守兵都溃散了。

二月,曦遣统军使潘师逵、吴行真将兵四万击延政。师逵军于建州城西,行真军于城南,皆阻水置营,焚城外庐舍。延政求救于吴越,壬戌,吴越王元遣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仰仁诠、内都监使薛万忠将兵四万救之,丞相林鼎谏,不听。三月,戊辰,师逵分兵三千,遣都军使蔡弘裔将之出战,延政遣其将林汉彻等败之于茶山,斩首千余级。

二月,王曦派遣统军使潘师逵、吴行真统兵四万攻打王延政。潘师逵屯军在建州城西,吴行真屯军在建州城南,都隔着水设置营地,焚烧了城外的房舍。王延政求救于吴越,壬戌(二十六日),吴越王钱元派宁国节度使、同平章事仰仁诠、内都监使薛万忠统兵四万去救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