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部分 (第2/4页)

高骈却以南诏有崇尚佛教的风俗,特意派遣景仙前往,由于景仙是高僧大德,南诏骠信果然率国中大臣迎拜景仙,并相信景仙所说的话,采用景仙之策。

'21'王仙芝攻郢、复二州,陷之。

'21'王仙芝率军攻陷郢州、复州。

'22'王郢因温州刺史鲁请降,屡为之论奏,敕郢诣阙。郢拥兵迁延,半年不至,固求望海镇使,朝廷不许,以郢为右率府率,仍令左神策军补以重职,其先所掠之财,并令给与。

'22'王郢向唐温州刺史鲁请降,鲁屡次为王郢向朝廷上表论奏,唐僖宗于是下诏让王郢前往长安朝见。王郢拥兵拖延,半年未能入朝,并请求任望海镇使;朝廷不答应,任王郢官为右率府率,并且许王郢入朝可于左神策禁军中补给重要军职,王郢先前攻剽州县所掠夺的财物统统归他所有。

'23'十二月,王仙芝攻申、光、庐、寿、舒、通等州。淮南节度使刘邺奏求益兵,刺感化节度使薛能选精兵数千助之。

'23'十二月,王仙芝率军进攻申州、光州、庐州、寿州、舒州、通州等地。唐淮南节度使刘邺上奏朝廷要求增派军队。唐僖宗下诏命令感化军节度使薛能选派精兵数千人往淮南救助刘邺。

郑畋以言计不行,称疾逊位,不许;乃上言:“自沂州奏捷之后,仙芝愈肆猖狂,屠陷五六州,疮痍数千里。宋威衰老多病,自妄奏以来,诸道尤所不服,今淹留毫州,殊无进讨之意。曾元裕拥兵蕲、黄,专欲望风退缩。若使贼陷扬州,则江南亦非国有。崔安潜威望过人,张自勉骁雄良将,宫苑使李,西平王晟之孙,严而有勇。请以安潜为行营都统,为招讨使代威,自勉为副使代元裕。”上颇采其言。

郑畋由于自己谋划讨平贼乱的策略得不到朝廷的采纳,借口有疾病而要求去职逊位,唐僖宗不予批准。于是郑畋又向僖宗上言:“自从宋威于沂州上奏告捷之后,王仙芝更加猖狂,攻陷屠杀五六个州,战乱造成疮痍数千里。招讨草贼使宋威已衰老并且多病,自从妄奏告捷以来,诸道军尤其对宋威不服,而今宋威滞留于毫州一带,根本没有向草贼进攻征讨的意思。招讨草贼副使曾元裕拥兵于蕲州、董州一带,更是一心想望风退缩。如果让草贼攻陷扬州,就会使江南地区脱离朝廷的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我以为崔安潜有过人的威望,张自勉是最骁勇雄壮的良将,宫苑使李是西平王李晟的孙子,治军严厉而勇猛。请求陛下能任命崔安潜为行营都统,李为招讨使,取代宋威,张自勉为招讨副使,取代曾元裕。“唐僖宗对郑畋的建议大都采纳。

'24'青、沧军士戍安南,还,至桂州,逐观察使李瓒。瓒,宗闵之子也。以右谏议大夫张禹谟为桂州观察使。

'24'青州、沧州军远戍安南,归还原籍时,来到桂州,将桂州观察使李瓒驱逐。李瓒是李宗闵的儿子。朝廷为此任命右谏议大夫禹谟为桂州观察使。

桂管监军李维周骄横,瓒曲奉之,浸不能制。桂管有兵八百人,防御使才得百人,余皆属监军;又预于逐帅之谋,强取两使印,擅补知州官,夺昭州送使钱。诏禹谟并按之。禹谟,彻之子也。

桂管监军李维周骄横暴虐,李瓒对他曲意奉承,渐渐不能控制。桂管军有兵八百人,防御使只能统领一百人,其余全统属于监军;监军李维周又参预了驱逐观察使李瓒的阴谋,并强迫观察使和防御使交出使印,擅自补选下属知州官,抢夺昭州送于本道的送使钱。为此唐僖宗下诏命令张禹谟对此调查,对监军李维周作出处置。张禹谟是张彻的儿子。

'25'招讨副使、都监杨复光奏尚君长弟让据查牙山,官军退保邓州。复光,玄价之养子也。

'25'招讨副使、都监宦官杨光上奏朝廷,告尚君长之弟尚让率军占据查牙山,唐官军退保邓州。杨复光是宦官杨玄价的养子。

'26'王仙芝攻蕲州。蕲州刺史裴握,王锋知举时所擢进士也。王镣在贼中,为仙芝以书说。与仙芝约,敛兵不战,许为之奏官;镣亦说仙芝许以如约。乃开城延仙芝及黄巢辈三十余人入城,置酒,大陈货贿以赠之,表陈其状。诸宰相多言:“先帝不赦庞勋,期年卒诛之。今仙芝小贼,非庞勋之比,赦罪除官,益长奸宄。”王铎固请,许之;乃以仙芝为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遣中使以告身即蕲州授之。

'26'王仙芝率军攻蕲州。蕲州刺史裴是王铎主掌科举考试时所选取的进士。王镣被俘后在贼军中,为王仙芝写书信劝说裴,于是裴与王仙芝约和,将军队收回不再进行争战,并答应为王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