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部分 (第3/4页)

'19'丙寅,葬文皇帝于永宁陵,庙号世祖。

'19'丙寅(二十一日),陈朝把文帝葬在永宁陵,庙号世祖。

'20'秋,七月,戊寅,周筑武功等诸城以置军士。

'20'秋季,七月,戊寅(初三),北周修筑武功等城池设置军队。

'21'丁酉,立妃王氏为皇后。

'21'丁酉(二十二日),陈朝立妃子王氏为皇后。

'22'八月,齐上皇如晋阳。

'22'八月,北齐太上皇武成帝去晋阳。

'23'周信州蛮冉令贤、向五子王等据巴峡反,攻陷白帝,党与连结二千余里。周遣开府仪同三司元契、赵刚等前后讨之,终不克。九月,诏开府仪同三司陆腾督开府仪同三司王亮、司马裔讨之。

'23'北周信州的蛮人冉令贤、向五子王等据有巴峡叛变,攻陷白帝城,党羽连结有二千多里。北周派开府仪同三司元契、赵刚等前后对他们进行讨伐,都没有攻克。九月,北周武帝下诏派开府仪同三司陆腾督率开府仪同三司王亮、司马裔去讨伐。

腾军于汤口,令贤于江南据险要,置十城,远结涔阳蛮为声援,自帅精卒固守水罗城。腾召诸将问计,皆欲先取水逻,后攻江南。腾曰:“令贤内恃水逻金汤之固,外托涔阳辅车之援,资粮充实,器械精新。以我悬军,攻其严垒,脱一战不克,更成其气。不如顿军汤口,先取江南,翦其羽毛,然后进军水逻,此制胜之术也。”乃遣王亮帅众渡江,旬日,拔其八城,捕虏及纳降各千计。遂间募骁勇,数道进攻水逻。蛮帅冉伯犁、冉安西素与令贤有仇,腾说诱,赂以金帛,使为乡导。水逻之旁有石胜城,令贤使其兄子龙真据之。腾密诱龙真,龙真遂以城降。水逻众溃,斩首万余级,捕虏万余口,令贤走,追获,斩之。腾积骸于水逻城侧为京观。是后群蛮望之,辄大哭,不敢复叛。

陆腾把军队驻扎在汤口,冉令贤在长江南面据守险要地形,设置十个城池,勾结远处的涔阳蛮人互为声援,自己率领精兵在水逻城固守。陆腾召集将领们询问对策,都认为应该先攻取水逻城,后进攻长江南面一带。陆腾说:“冉崐令贤内部依仗水逻城固若金汤,外部寄托涔阳蛮人互相依存的支援,物资和粮食充足,兵器和军械精良而且新造成。以我方深入前敌的孤军,去攻打对方严阵以待的军垒,如果不能一仗攻克,会更加助长他们的气焰。不如把军队驻屯在汤口,先攻取长江南面的地方,好比剪掉了他们的羽毛,然后向水逻城进军,这才是克敌制胜的战术。”于是派遣王亮率领军队渡过长江,只用十天,攻下八城,俘虏和收纳投降的分别以千计。于是挑选骁勇的士兵,分几路进攻水逻城。信州蛮人将帅冉伯犁、冉安西素来和冉令贤有仇,陆腾对他们诱说,用金帛贿赂收买,收他们当向导。水逻城旁边有石胜城,冉令贤叫侄子冉龙真在那里据守。陆腾秘密地劝诱冉龙真,冉龙真便举城投降。水逻城的守众溃散,被杀死一万多人,俘虏了一万多人。冉令贤逃走时被追上抓住,斩杀了他。 陆腾在水逻城帝把尸骸堆成高丘。此后各部蛮人见到这种惨状,就大哭,不敢再叛乱。

向五子王据石墨城,使其子宝胜据双城。水逻既平,腾频遣谕之,犹不下。进击,皆擒之,尽斩诸向酋长,捕虏万余口。

向五子王占据石墨城,叫他的儿子向宝胜据守双城。水逻城被平定后,陆腾不断派人去劝说,他们还是不肯投降。陆腾于是发起进攻,把他们全部捉到,将姓向的各个酋长全都杀掉,还捉到一万多个俘虏。

信州旧治白帝,腾徙之于八陈滩北,以司马裔为信州刺史。

信州的旧治所在白帝城,陆腾把治所迁到八陈滩的北面,任命司马裔为信州刺史。

小吏部陇西辛昂,奉使梁、益,且为腾督军粮。时临、信、楚、合等州,民多从乱,昂谕以祸福,赴者如归。乃令老弱负粮,壮夫拒战,咸乐为用。使还,会巴州万荣郡民反,攻围郡城,遏绝山路。昂谓其徒曰:“凶狡猖狂,若待上闻,孤城必陷。苟利百姓,专之可也。”遂募通、开二州,得三千人。倍道兼行,出其不意,直趣贼垒。贼以为大军至,望风瓦解,一郡获全。周朝嘉之,以为渠州刺史。

小吏部、陇西人辛昂,奉命出使梁州、益州,并且替陆腾操办军粮。当时临州、信州、楚州、合州的民众很多参加了叛乱,辛昂对他们说明利害关系,人们都来归附他好象回家一样。辛昂于是叫年老体弱的背粮食,身体强壮的男子参加打仗,大家都愿意为他效力。辛昂完成使命返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