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部分 (第2/4页)

治下军队,整个湿毗奴城变成了一个硕大的火药筒,随时都会爆发。

大德圣主和十三上位圣僧的身死,对于所有的婆门教徒来说,绝对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情。且不说大德圣主本身就是吠陀境内数一数二的高手,其他十三名上位圣僧更可以说是婆门教内高手中的高手,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高手能够在不到一杯茶的时间,就将这十四人一起杀死。据事后存活下来的一个小侍从描述,杀死大德圣主的是两名手持怪异兵器的高手,其中一人将大德圣主缠住,另外一人突然偷袭,一击之下将大德圣主首级砍下,其他的十三上位圣僧都同样是在两三个会合之下便被围攻致死。

在吠陀能够拥有这么多的高手刺客,而且所用得武功又千奇百怪,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的转向了南边。随后查验十三上位圣僧尸体的高级僧侣,发现一名上位圣僧尸体上的死血聚集在体表,呈现暗紫的莲花纹路,这样子很像是被吠陀王族独门绝学大宝华轮大法杀死后尸体身上出现的独特死斑。于是那些想要表现一番的圣子们则纷纷带领手下高手,前往吠陀王安设在湿毗奴城内的使节官邸查验。然而吠陀王使节官邸里的人全都失踪了,并且在官邸里面发现了一条通往城外的通道,在通道的出口处有一具尸体,尸体的身份是吠陀王使节的侍卫,他是因为受伤过重而死的,从伤口来看,应该是被一种极为霸道的武功击中了要害,而这种武功则是一名上位圣僧的独创武功。

这样一来,刺杀大德圣主以及十三上位圣僧的凶手就被锁定在了吠陀王身上,加上吠陀王这个时候宣布只承认菲舍利的大德圣主继承权,并派遣大量军队向婆门教控制下的中部邦郡挺进,这就使得吠陀王的凶手身份被做实了。于是乎,为了获得信徒以及婆门教其他高层势力的支持,所有圣子联合宣布吠陀王为圣敌,圣战的对象由月护圣主,变成了吠陀王。不少头脑简单的人纷纷带兵南下,与吠陀王的军队展开激战,而那些头脑清醒的则另作打算,在不引起他人注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联合各方势力,壮大自己。

虽然大德圣主的死,对于吠陀王来说,可谓是一件让他期盼已久的事情,在得到消息的那天他破天荒的取消了所有事务,在大妃的宫中寻欢作乐,恣意的放纵自己。这届大德圣主比吠陀王年长十三岁,从吠陀王继承王位以来,就一直压着他,借用各种手段蚕食原本属于吠陀王族的土地。历代都在吠陀王治下的广大中部邦郡,也是在这个时期被一分为二,其中面积最大的几个邦郡被大德圣主抢去,吠陀王自己只能得到靠近孔雀王城的几个不太合适耕种的山地小邦郡,北部邦郡也是同样的情况。最让吠陀王为之气愤的是原本约定攻打西部土王后,攻占的土地按照彼此功劳多少来划分,然而明明是吠陀王麾下将军将土王擒获,最终结束战斗,迫使土王将大半个西部邦郡的土地吐出来,可是最终落到吠陀王手中的土地却只有婆门教的一半,只比土王保留的土地稍微大一点。

多年来大德圣主对吠陀王的精神以及权力上的压制,这一刻全部消失了,吠陀王自我感觉像是能够掌握整个世界似的,就连菲舍利对他的提醒,也置若罔闻,大肆的整顿军队,借用菲舍利的名义向婆门教控制下的邦郡开拔过去。

当以孔雀王城为中心的吠陀王权力量,都在为能够借着大德圣主之死,婆门教内部不齐心的机会,扩张自己势力之时,身在局内但心在局外的菲舍利却觉得很不对劲。他认为大德圣主死得时间、方式以及刺客留下的线索都太过蹊跷,已经身处孔雀王城的他很清楚以吠陀王现有的高手,绝对没有能力组成这样一个刺客团体,更加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他父亲大德圣主和十三位上位圣僧击毙。整个吠陀有能力并且有实力做到这一点的人,在他看来只有那个已经确认身份的月护王,也只有他才能从吠陀王和婆门教之间的争斗中赚取到最大利益。

第517章

正如菲舍利所猜想的那样,现在吠陀的局势都是段虎一手策划的,对大德圣主的刺杀就是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虽然整个计划根据吠陀的形势不停的变化,但是整体走势都没有脱离过段虎的掌控,而且在最后一环完成以后,计划所达到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段虎等参与制定这个计划的人的预料。

眼下整个吠陀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都已经被拖入了战火的泥沼,吠陀王和婆门教这两个吠陀最大的实力,也是北疆叛军最重要的支持者,现在都不会再因为其他事情而结束彼此攻伐。段虎在这个时候也可以从吠陀的战事中抽出手来,对付吠陀北方那些不属于自己的邦郡,以及北疆那支已经形同困守的联合叛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