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部分 (第2/4页)

,什么时候就拿着这块金令直接去苍陇,那里会有专人安排他们的。

离开蒙府之后,段虎吩咐吴娲儿等人自行在汴京游玩,让供奉高手们从旁护卫,而他自己则独自前往韩擎和武成义的府邸。在入京之前,段虎得知韩擎和武成义两人与太后林清影闹翻了,认为自己有机可乘,可以借机拉拢此二人,然而当见到了孝成帝萧毅之后,段虎明白自己这次可能要白跑一趟了。

从和孝成帝的交谈中,段虎感觉到这个才十岁的小孩子显得格外的老成持重,而且待人接物、处事原则都非常的老到,算得上是个少年老成的才智之辈,无论是在乱世、还是在盛世都是值得辅佐的明君。同时萧毅对韩武二人非常依赖,大部分的事情都会咨询韩武二人,若是等到孝成帝十二岁正式掌权之时,他二人必然是当朝魁首,以韩武二人那宁为鸡头、不做牛尾的性格,必然不会答应自己的招揽,去苍陇为官。

事情果然没有出乎段虎的预料,韩擎和武成义都不在府内,而是到皇宫教授孝成帝平常政务去了。虽然段虎吃了一个不小不大的钉子,但他并没有就此灰心,韩武二人虽然用一种婉转的方式拒绝了自己的邀请,但这并不表示别人也相信他们拒绝了自己。段虎从蒙府出来后,便感觉到有人在监视自己,在偌大个汴京城内,有胆量和有能力这样做的人,除了太后林清影那个疯女人以外,段虎想不到其他人了,由此可见韩武二人和太后林清影这个权力铁三角出现裂痕,并不是空穴来风。

段虎虽然并不了解女人,但也知道善妒和多疑是女人的天性,无论你有没有做一件事,她都会自以为是的认为你做了,所以段虎在离开两人府邸之前,故意留下了一个空白的信签,为的就是加重林清影的疑心。果不其然,在段虎离开了两人府邸没有多久,就有人持太后的手将那两封信签索要了过去,至于太后看到那个空白信签之后,会如何想、会怎么做就不是段虎所能猜想到的了,但至少不会和自己的料想偏差多远。

汴京这七年来变化非常之大,除了城墙向外扩张了以外,最大的变化还是原本处在皇宫之内的莫愁湖竟然被划出了皇室花园,变成了一个对百姓开放的公园,而出这个主意的人则是太后的宠臣张易和张难两兄弟。

三年前汴京军队大胜李昊的新军,杀敌一万余,一些官员被这种毫无价值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段虎的实力不过如此,

的军队已经已经强大到了可以和段虎相互抗衡的地步却从未想过他们是以强势兵力和地利优势,战胜了人物比他们少的敌军,而且敌军的主要组成人员还是以新军为主,至于李昊这样掌握兵权的将领在段虎麾下还有十几员,根本连段虎的一点皮毛都没有伤到,唯一伤到的就是李昊的名声。

那些昏了头的官员们想要借此机会将大权独揽的太后林清影罢免掉,推举孝成帝亲政,这样既可以整合保皇和太后两派的官员,与亲段派的官员相抗衡,也可以让他们这些人凭借推举之功坐上高位。然而这些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如白义、韩擎和武成义等人全都知道这样的胜利根本就不能代表什么,让已经大权在握的林清影让出权力那是不现实的事情,于是他们就全部称病不出,不愿参合进去,而蒙武又被调派到了七星关,使得京城内上演了一场场权力争夺的闹剧,最终以这些官员妄议皇权、意图谋反为由将其抄家,并夷其三族。

虽然这些官员想要将太后落下马不对,但你身为一国之母应该显得更加仁慈才是,将他们贬官抄家就已经足够了,干嘛还将他们的三族给灭了。林清影的这一决定使得整个汴京为之哗然,保皇派和太后派的战略合作关系也彻底的决裂开来,上官宏为首的亲段派便变成了汴京朝廷最大的势力,在朝堂动荡不安的同时,汴京的百姓也变得诚惶诚恐,深怕某日醒来,那刑部的铡刀就会落在自己的脖子上,太后的声望一落千丈。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挽回太后的声誉,做为林清影宠臣的张氏兄弟出了一个在当时备受争议、在现在看起来却明智无比的主意。那就是将皇家园林划出一部分来,交给公众使用,并且在划出的这一部分定期开设粥场,拉拢汴京民心,另一方面则开设贤文官和论武台,召集文武人才,增加太后势力的深度。张氏兄弟的想法从说出到施行,虽然阻碍颇多,但最终还是成功了,而且他们的这个办法也的确为太后拉拢了不少的人才,使得太后的位置更加稳固,也就是从那一年起,韩擎和武成义便开始受到了冷落,林清影也逐渐信任张氏兄弟。

段虎来到了一间名为聚宝楼的酒楼,听说这是张氏兄弟开的酒楼,也是汴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