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蠡岜凰��四媚蟮乃浪赖摹�

这大概就叫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吧。

潘士勋对象那天正好赶上中秋节,砖窑停烧了一天,所有人都在家歇息,准备安安生生的过这个中秋节。正因为如此,潘阳也得以见到她年轻时期的二妈妈。

十七岁的王家美虽然不像中年发福之后那样五大三粗,可眼下也不算瘦,她个子高,骨架又大,潘士云跟她站一块,瞬间就被衬托成娇小的软妹子。

本以为张学兰会不满意王家美的样子,可没想张学兰瞧见了之后却不住点头,私底下还跟潘阳说,“这姑娘我瞧着可比秀英好多啦,你瞧她那屁股,她那身量,长得可真结实,一看就是个能生娃娃的!”

听张学兰这么一说,潘阳好一阵无语。

是啊,潘阳差点都忘了,这个年代的农村人审美点跟潘阳那个年代可大不相同,潘阳那个年代以锥子脸为美,并且骨架小越瘦越好看,可眼下这个年代就不一样了,在张学兰眼里,脸长得圆乎,胸大屁股厚实,重要的是胯要大,这样才算是个美媳妇!

这样想,也就怪不得潘士聪要把他外甥女夸上了天,在大多数人眼中,王家美确实长得好!

就连老头子潘恒春都止不住点头道,“这姑娘好,就是不知道性子怎么样,是不是个顺当的孩子。”

潘阳想也不想,张嘴就来了一句,“指定不顺当。”

听她这么笃定的语气,张学兰斜眼睨她,道,“你认识人家姑娘?怎么就知道人家姑娘不顺当了?”

潘阳当然不能说她很熟悉王家美了,面对张学兰的质问,潘阳摸摸鼻子,心虚道,“我会看人面相,瞎猜的。”

张学兰伸手对着潘阳的胳膊拧了一把,没好气道,“跟阿哒商量正经事呢,你在这瞎说个什么劲儿!说正经的,潘兆科你要是没什么意见,我看这亲事定下来得了。”

没有意见,潘阳怎么就没有意见了?!她意见可大着呢,她可不想王家美进她家门之后,把家里搅和的鸡犬不宁,而且张学兰的性子又强势,婆婆和媳妇还不得天天干仗?

潘阳也不管以后她那几个堂姐堂弟还能不能出生了,当下反对道,“这亲事先不定,等摸清对方姑娘的性子再说,要是不顺当的,长得再好也不能应下这门亲事。”

所谓家和才能万事兴,潘恒春也生怕家里有个不懂事的孙媳妇啊,别的不比,哪怕这个叫王家美的姑娘能和秀英差不多,顾得上大场面,就很不错了,可怕就怕在这姑娘连大场面都不顾及,如果真是那样,还不够叫人头疼的。

潘恒春吧嗒吧嗒的抽着烟袋,也符合道,“兆科你顾虑的是,学兰这门亲事我们先不应,先摆出观望的态度,士勋年纪又不大,我们不着急,先等等看,要是有合适的姑娘,我们再继续相,本来相亲嘛,就是要挑个好媳妇,可别整些不省心的回来。”

既然老头子都这么说了,张学兰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尽管此时她抱孙子的念头很强烈,可潘恒春父子二人的话她也放在了心上,所以当潘士聪问她对这门亲事看法时,张学兰折中道,“你家外甥女瞧着挺好,我们大人看好不成,关键得孩子没意见才行,我家老二是个顺毛驴,得要让他点头同意才好啊。”

张学兰的言下之意就是潘士勋对你家外甥女不是很满意。

不得不说,无论是哪个年代,若是长辈对姑娘不满意,但又不好明面上说清楚,多半是拿孩子来说事,把意见都推到孩子头上,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孩子不愿意,他们大人也没法子啊!

多好的说辞,多好的推脱借口!

张学兰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潘士聪也不是傻子,自然听出了张学兰话里的意思,他也不是自甘下。贱的人,非要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既然老潘家人持观望态度,潘士聪也就不再一门心思攀亲戚了,他甚至有段时间还在心里打算过,要不再给他外甥女说他们生产队的另外一户人家?另一户人家过得也不错,家大田多,还有骡车,房子虽不是红砖房,但也是新盖的石瓦房。。。

事情搁置之后,老潘家人也没太放心上了,毕竟大丰收之后,老农民们手里头有了闲钱,都想着把家里的房子整整,钱存的够足的,就想着盖红砖房,钱不太够的,就退而求其次,房子一半用石头打底,一半用红砖垒,去窑厂下订单的人多了,也就意味着老潘家和老姚家的人要没日没夜的赶烧砖。

连着忙活了三个多月,直到入了冬,他们才算稍微安歇下来,不用天天烧窑,多少让所有人缓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