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部分 (第1/4页)
及日本自己发行的铜钱皆不得予以流通。日本已经发行的铜钱,大周将负责以同等价值的大周纸币和硬币予以置换。
这一条石原二郎觉得几乎不用写出来的。日本国内现在什么样的铜钱都在流行,大周的、南洋的、西域的铜钱都有。
当然,因为大周的商人来交易的最多,所以大周纸币也是流通最广的,毕竟携带方便,又随时能在周朝开办的钱庄中兑换成金银。而西域、南洋及日本自己融刻的铜钱,不管是份量还是作工精细均差大周硬币一筹,民众们都不喜欢。大周的货币可算是日本市场上的硬通货了。现在长孙无忌提出以大周的纸币和硬币作为唯一流通货币,还愿意将日本国内的其他诸国货币回收,并予以兑换,怎么看都是日本人占了便宜。
第二,规定汉语为日本的官方语言,大力提倡姓习,为此大周将在日本新建数所校,免费教授日本人习汉语。从六岁儿童到成年人都有各种习班。同时,日本国内提拔任用官员,会汉语的人也优先考虑。
这一条石原二郎也觉得问题不大,日本现在十个人中倒有六七个都在习汉语。原因便是大周的商人在日本数量多,雇佣了大量日本人为伙计助其经营。而他们的工资比那些打渔种田的同胞高得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样一来,那些没被大周商人雇佣的日本人自然趋之若鹜。为了能在大周商人手下干活,哪有不认真习汉语的道理。如果这些日本人有免费习汉语的机会,让他们省了费和到处找老师的麻烦,他们只会求之不得,哪还会反对。
至于日本国内提拔任用官员,要求会汉语的人优先考虑。这在石原二郎看来更是再正常不过了。现在日本人的生活习俗、政治制就和大周很接近,对外交往也是以大周为主,国内事务也多与在日本经营的大周商人有关。优先提拔会汉语的人为官,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第,全面引进大周的法律体系,所有日本的刑事、民事、商事等法律,皆以周朝法律为准。为方便日本官员掌握大周法律,周朝将派出大量人员到日本各级官府充当顾问,负责指导日本官员用大周律令处理行政事务及判案。
这第条的条件,让石原二郎更是觉得,这是大周在照顾日本。
如果能够全盘引进大周法律,可以避免因为法律体系不一样,造成两国之间的民事纠纷以哪国法律为准,无法决断的问题。
同时,现在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日本国内各种商事、民事案件数量大幅增加,而许多案件类型也很新颖,让日本的官员处理起来也十分头痛。
如果大周派官员来指导他们办案,以及处理行政事务,岂不让日本官员省心不少?
这项条件如果放在后世,那是任何国家都不敢答应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主权的全面沦陷。可在公元七世纪,不要说日本,就是中原的人也很难理解到货币、法律及语言的**性,对于一个国家主权和保持**自主有多重要了。
长孙无忌虽然算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大才之士了。但当时也对宇明授意的这项条件有些迷惑不解。
因为这些条件使大周看起来,不但从日本捞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还要倒赔不少钱进去。
而且在他看来,派驻大量官员去日本就是一件很难办的事。
在中原的姓和人们看来,连岭南那种地方都是属于鸟不生蛋的蛮荒之地,日本就更是还未开化的异邦小国了。有谁会愿意去那当什么“顾问”啊。
不过后来宇明的一番话,却让长孙无忌茅塞顿开。
宇明道:“此次平定唐朝,仅关中一地,就有上千名官员投降我们。对于这些人的忠诚,朕不敢完全放心,无法象我们原来的官员那样信任。但如果不任用他们,恐怕又会挫伤他们的积性,失去对朝廷的向心力。因此,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派到日本去。让他们去教导当地儿童汉语,指导当地官员用大周法律处理案件。这样便一举两得了!”
长孙无忌听闻之后,才醒悟过来,如此行事,大周本土少了许多对宇明心怀不满的人官员,当然就会安定下来。而且,这些人都是属于满脑认为大周是天朝上国的人,被派到国外去后,让他们教授汉语,指导日本官员,加速日本的汉化,却是正好人尽其用。
他不禁对宇明更加佩服不已。暗忖自己果然才华还差陛下远,今后还得多跟他才行。
而此时,石原二郎及日本天皇完全没有意识到,这项条件对日本有多大的改变作用。更没想到如此做的话,那日本还叫日本吗?除了有个天皇,跟大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