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杀心又起 (第1/1页)

第二天,朱标问朱允熥:"此次北伐,我还是想以蓝玉为主帅,以四叔和十七叔为副帅,你以为如何?"

朱允熥不假思索答道:"儿臣觉得不妥。"

现在己经是永乐三年四月初二了,离那个可怕的闰五月初八,只有短短六十六天了。

在历史上,元璋就是在那一天与世长辞的。

每当想到那一天正悄然逼近,朱允熥便心惊胆战。

他多么希望,历史的轨迹会因为他的到来而变。

可是人有生老病死,这是人力所能改变的吗?

“为何不妥?”朱标追问。

朱允熥定了定神,拱手说道:“蓝玉打仗没得说,但他的功实在太高了,如果再立大功,如何封赏?”

朱标微微皱眉,“那以谁为帅呢?"

朱允熥道:"当然是以四叔为帅,第一,爷爷满意,第二,叔父们满意,比用蓝玉为帅顺溜多了。"

朱标问道:"为什么?"

朱允熥道:"蓝玉的旧部,朱寿在吕宋,孙恪、曹震在大琉球,此次进攻蒙古应是以燕藩和宁藩为主,蓝玉未必指挥得动。如果以四叔为主帅,则没有这种问题。"

朱标道:"这个道理,我自然明白。可你四叔毕竟没有指挥过这么大的战役,我有点怕他拿不下来。"

朱允熥道:"四叔镇守北平近二十年,对蒙古之了解非常人所能及。父皇尽管放心,四叔打蒙古人绰绰有余。"

又过了两天,诸王都要离京返回封地了,朱标只将朱棣、朱权留了下来,与他们商议对蒙古用兵的具体事宜。

朱棣和朱权对视一眼,两人皆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兴奋之色。

朱标说道:“此次北伐,以老四为主帅,老十七为副帅。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你们二人需齐心协力,小心谨慎。”

朱棣拱手道:“臣弟定当不负皇兄之命!”

朱权也连忙表态:“臣弟愿听四哥节制!”

朱标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蒙古铁骑一向勇猛善战,你们切不可轻敌浪战。老四,你 准备怎么打?”

朱棣道:"臣弟还是主张稳打稳扎,先备足粮草,屯兵开平,然后构筑堡垒,向应昌徐徐推进,等到在应昌扎稳脚跟后,再推进到斡难河一带。"

朱标大出意外,问道:"你这一套,不正是允熥从前提到过的吗?你认为这个法子可行?"

朱棣道:"我认为可行。这套法子,就是钝刀子割肉,每攻一地就力争长期占领下来,一步步压缩蒙古生存空间,使其无力反抗。"

朱标道:"有一利就有一弊,这么打的坏处是旷日持久,粮草消耗大,后勤补给困难。"

朱棣道:"粮草臣弟可以在北方就近筹集一批,但大头还是得朝廷想办法。"

朱标思考片刻,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如此甚好,你们写一个具体的作战计划,交父皇核准之后,就可以着手准备了。户部那边,朕会叮嘱他们做好粮草供应。工部要确保兵器战甲的充足,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也要配合你们调遣军队。”

朱棣和朱权齐声说道:“谢皇兄!”

朱标接连几天都没有见着朱允熥,问了两次,都是在永寿宫。

这一天,朱标到永寿宫去向朱元璋报告朱棣和朱权拟定的作战计划。

朱元璋只是很潦草地看了一下,就放下了。

朱标问道:″老四和老十七的计划,父皇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