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2/4页)

行一段时间的动员,虽然要废一些时间,

但动员后的规模极大,即使这样汉军的主力部队仍然是常备军和雇佣军。军事领导体制上是由上至下的高度集权结构,分工职权

明确,汉初,行文武分离的三公九卿制。在地方的军事建制上,郡、国并行。郡置太守.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郡下设县,县令

(长)兼理军、民两政。置县尉助理军事和掌管治安。与郡平行的诸侯王国,以相为行政长官,兼掌军事:臣王国中尉、郎中令、

卫尉等统领军队,负责王宫宿卫和维持王国治安。县下还有乡、亭等基层组织。这样的分权在汉后期导致了诸侯的分裂割据。

罗马人在武器制作的技术上有劣势,但是罗马军队的武器以沉重著称,这表明罗马军的体力要胜于汉朝的农兵。他们根据自

己的特点和当时的技术,发展了适合自己士兵和作战方式的武器。最初,古罗马的骑兵和步兵主要使用长矛和弓进行作战,剑是

次要武器。到公元前三世纪末,古罗马军队淘汰了用于砍杀的剑,改用一种稍短的剑,称为短剑。其长约2英尺,宽约2英尺,

很重,剑头十分尖锐,用起来比梭标灵便,用途更广,可作为劈刺式兵器,其作用十分重要。同时古罗马人对盾牌作了较大改进,

将盾改成了结实的长圆形凸面体,可以将身体的大部分遮盖住用木头做成,上面蒙有兽皮,并用窄金属条加固,是古罗马军团

的机动性大大增强。古罗马人对兵器的一项重大发展是重标枪。它是标枪的一种,出现于公元前三世纪。这种标枪容易投掷,穿

透力大,它一半是金属杆,一半是木杆,即将一根英尺的铁杆插入一根英尺的木杆;中间用两个销钉连接起来;总

长度约为9英尺;在金属杆的一端加有一个坚硬的铁枪尖。重标枪用单手投掷,最大投射距离约60英尺。作战时,军团士兵可

一齐投出,可以取得最大的心理威慑效果。起初,重标枪只是剑的辅助兵器,到了公元前一世纪,它的作用就变得跟剑一样重要

了。古罗马军团的士兵通常都携带着这一轻一重两种兵器。同中国人一样,罗马人也从高卢人那里学来了骑兵战术,但主要用于

快速突击和清扫战场,兵团主要战斗力仍然由重装步兵团担。

很多人推崇罗马军团的战力,并引用一些西方后世对罗马军团的研究成果。可是有一些内容需要说明下。罗马军团的强大毋

庸置疑,但是并非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完美无缺。首先,西方后世学者对罗马军团的推崇主要是对罗马军团职业军队建设制度的推

崇,这样的制度造就并保持了罗马军团的强大战力,并非对罗马军团战绩的肯定。事实上罗马军团远不是战无不胜的存在,首先

古代地中海沿岸的狭窄地形决定了罗马的对手不会是拥有大纵深,大量城市和人口的国家,而多是以一些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小

国,强大如迦太基这样的罗马对手,据记载,公元前149年被灭时也不过60万人口(引自《维基百科》),这种规模的人口

对于三次布匿战争和汉尼拔远征的规模还是比较靠谱的。想来地中海周边其它罗马的敌对国家实力也不会超过迦太基太多。至于

对北方大的游牧民族或者东方广大国土的国家时,罗马鲜有完全成功征服的例子。

即便有罗马军队的强悍战力,早期罗马在面对北非努米比亚和西班牙伊比利亚人的战斗中也是连遭败绩,直到小西辟欧才稳

定住局势,幸好出了马略这个超级牛人才能最终征服上述地区。北非的迦太基汉尼拔大家都很清楚了,几万人就几乎摧毁罗马。

在对北方日耳曼部落时,罗马军团也一直未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反而在阿劳西奥战役中被歼灭8万,差不多当时总兵力三分之

二。也正是这一战才诱发了马略改革,造就了成熟的罗马军团,即使这样,罗马帝国最终仍然被北方蛮族灭亡。马略改革的现实

成果只是于公元前102年歼灭了条顿部落,101年击败高卢联盟,阻止了北方蛮族的入侵潮从而挽救了罗马并为罗马的辉煌

时代奠定了军事基础。成熟后的罗马军团继续向东扩张,但是在阿拉伯和中亚的广大土地上依然屡屡受挫,即便是罗马这种强大

的帝国和罗马军团这样强大的战争机器,当时也没有从战略层面上发展出一种能够征服拥有大纵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